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凡人善举“莫问谁”
时间:2019-08-31 09:10: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8月,江苏省南通市区又是一个高温天。崇川区虹桥社区邻里中心内,小朋友在妈妈帮助下为老人洗头,两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则忙着给老人理发……

  67岁的魏秀芳是邻里中心的志愿者,她说,每周二、四上午,是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爱心理发的日子。魏秀芳和其他5位志愿者的爱心理发服务已持续了3年。魏秀芳说,自己从2008年报名参加对独居老人的“一对一帮扶”,为了做好服务她自学了理发,然后又带出了5位志愿者“徒弟”。

  “南通的大人小孩,做好事、献爱心的意识强着呢。”魏秀芳笑呵呵地说,“20多年前,我们全市开始学习‘莫文隋’,一直到现在。“莫文隋”,其实不是一个真实的姓名,而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一面精神旗帜。

  1995年,原南通工学院女生石洪英的寡母去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依靠。不久,石洪英意外收到一张100元的汇款单,附言是“生活补助费”,地址为本市“工农路555号”,汇款人姓名写着“莫文隋”……从此,石洪英每月都会收到“莫文隋”汇来的100元生活费,直到毕业。

  石洪英多番寻找,始终没有“莫文隋”的任何消息。这时人们才明白,555就是“无无无”,“莫文隋”就是“莫问谁”,这是一个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

  “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在寻找“莫文隋”的活动中,人们创作了歌曲《莫问我是谁》,这首歌从此在南通市的大街小巷里传唱。南通的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莫文隋”:房产局收到两封给职工“吴铭”(无名)的感谢信,感谢他寄钱给本地和湖南患病少年;一位化名“任友琴”(人有情)的市民,先后两次给孤寡老人和港闸区关工委捐出善款……

  无数凡人善举,让这座城市处处充满温暖。从“莫文隋”开始,南通以大批涌现的凡人善举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2009年顺利入选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如今,在南通,每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也被定为学莫文隋日;南通的志愿者人数,已发展到120多万人。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