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协和等医院助力基层建“产科”服务点
时间:2019-09-05 08:53:25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原标题:协和等医院助力基层建“产科”服务点

  母婴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北京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0‰以内。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大医院将下沉资源,开设基层服务点带动基层产科、新生儿科医疗水平。各区母婴安全保障情况,还将接受定期评分。

  孕产妇死亡率去年有所反弹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屠志涛介绍,北京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成效明显,2018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较1979年分别下降68%和88%。近几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从2012年的10.7/10万降至2017年的5.7/10万,2018年出现反弹,达到11.7/10万。

  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介绍,根据对各病例的追踪分析,反弹的主要原因是高危、高龄、经产孕产妇比例明显增加,这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有所关联。“通过对比发现,北京市高危孕产妇比例从2014年的48.1%上升到2018年的68.9%;高龄孕产妇比例从2014年的9.70%上升到2018年的24.4%,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增长比例最大,达到40%;经产妇比例也由2014年的不足10%上升至2018年的38.7%。”

  此外,孕产妇死因疾病谱也发生明显变化。与既往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内科合并症死亡不同,近两年孕产妇死因疾病谱更加多样,包括心血管疾病、肝静脉破裂、重症胰腺炎、脑出血、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这使得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儿童死亡控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儿童死亡控制方面,北京市一直领先全国,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分别为1.21‰、2.01‰、2.69‰。

  “针对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升高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包括加强产科高危孕妇的规范化管理,制定高危分级标准;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助产技能等。”严松彪表示,经过一系列努力,截至2019年8月底,北京市孕产妇死亡6例,相较去年同期的20例明显减少。

  ■ 焦点

  协和、北医三院等将开设基层服务点

  屠志涛表示,为了提高基层妇幼医疗水平,北京将开展名院、名科、名医“三名”下基层工作。

  具体来说,北京市卫健委依托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北京妇产医院等12家单位及7家市级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在有助产技术服务的15个区级妇幼保健院分别建立产科基层服务点、新生儿科基层服务点。

  记者了解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大医院将在区妇幼保健院设立产科基层服务点,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将设立新生儿科基层服务点。

  这些具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将通过门诊、名医(骨干)挂职、专科联盟、医联体、托管等多种方式,帮助对口区妇幼保健院加强产科建设,建立健全新生儿科(病室),加强人才培养,为基层提升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各区母婴安全保障情况将被“打分”

  根据《北京市区域母婴安全保障筑基行动方案》,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区域母婴安全保障评价指数》《北京市区域母婴安全保障责任清单》等。

  屠志涛介绍,北京市卫健委将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15项评价指标,从5个维度对指标进行分解,根据权重系数计算各评价指标得分,综合相关因素,对各区母婴安全保障情况评价出高风险、低风险、比较安全、安全、非常安全5个等级。

  被评价的指标包括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娩量/产科床位、院前医疗急救机构(120和999)呼叫满足率、规范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情况等。

  北京市卫健委将定期对各区、各级医疗机构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区域母婴安全保障评价,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并实行色标管理。

  1. [内容来源:新京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