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平湖市:多措并举惠民生
时间:2019-10-15 09:37:54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  

   今年以来,浙江省平湖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重改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把改善民生、扶贫助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事业发展。

  帮助困境学子重返校园

  “感谢‘11211’爱心基金的帮助,我一定会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平湖市贫困生金岩(化名)激动地表示。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平湖老年大学“11211”爱心基金于2016年9月开始筹备,2017年5月经市慈善总会批准正式成立。两年来,“11211爱心基金”尽力为老年学员、困难家庭、贫困大学生、困难党员户排忧解难,共发放各类救助款项28500元,共救助33人次,尽力解决弱势群众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渡过了暂时的难关,受到了广大学员、受助家庭的鼓掌。

  平湖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爱心基金募集过程中,市领导带头捐款,老年大学学员踊跃奉献,老干部局全体人员积极参与,截至2019年7月共6次募捐,筹集善款63618元,走访与慰问47人次。其中走访慰问党员23人次,困难群众15人次,结对贫困大学生6人次,慰问在校学员3人次,努力做到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展现新时代老同志的新风貌、新时尚。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过去的五年,为了维护社会公平、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平湖市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6185.67万元,救助支出4286.9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9万余人次。平湖市委副书记王道平表扬了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宣传的业绩;要求今后的慈善工作,要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影响力;创新募捐方式,提升慈善凝聚力;实施精准救助,提升慈善公信力;凝聚各方力量,提升慈善保障力。

  解决残疾人员就业问题

  “这里就像是我们的一个家了,到了这里都不想回家啦。”徐华明是平湖市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的一名员工,几年前的一次意外,使他半身瘫痪,但他身残志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平湖市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为他在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提供了一份简单的计件制工作。去年4月,他进入企业工作,不久就凭着出色的业绩成了组长。

  “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帮助项目是去年民生共享工程的项目之一,为近200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欢迎。今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帮扶项目入选了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工作计划,将在年内新增2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确保全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岗位达到350人以上。”平湖市残联理事长钟菲介绍。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该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228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9%。劳动年龄段的残疾人共7381人,其中38.3%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涉及2500多个家庭。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或社会救助,其所在的家庭照护责任繁重,家庭劳动力被束缚。“通过创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开展特殊学生技能就业培训,能够有效地破解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无法就业的难题,达到解决一人就业,解放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社会的效果。”钟菲说。

  建设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家住市区新华西村的林美芳今年74岁,2年前老伴去世以后,子女不放心她独居,因此想到了送机构养老的办法。平湖市老年公寓的老人房设施齐全,整体公寓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家人都很满意。在过去,老年公寓“一床难求”,而今老年公寓三期在建,这也让林美芳有了盼头。

  “新的老年公寓建设后可实现医养结合,引领智慧化养老服务。”平湖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何叶芳说,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300多个桩位,占土建投资额的29.61%,计划2021年6月投入使用。

  去年,平湖市积极推进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市全面推开特殊老人智能看护服务,服务老人6715人次,对1300多名老人进行行为能力评估,发放手环、手机等智能看护产品1251部,22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加盟智慧平台。

  同时,平湖市进一步加快提升专业化、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实现由“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此外,平湖市着力管理水平有新提升,居家照料中心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水平有了稳步提升,初步形成养老服务中心民营品牌联动,社会化力量全面介入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12月底,新增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2家,全市90个3A至5A级照料中心全部实现了第三方社会化管理。

  1. [内容来源:慈善公益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