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卢迈:关注儿童发展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重要意义
时间:2019-10-16 09:35:19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作者: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长卢迈以“农村儿童的公平起点”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演讲,引发社会关注。

  在演讲中,卢迈以政策研究者的角度、从社会公平入手,回溯了基金会关注偏远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问题的初衷。卢迈认为,关注儿童发展,尤其是儿童早期发展,这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社会公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卢迈指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通过促进他们各种能力的发展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里关键的是两个因素,一个是营养,一个是教育。

  营养问题怎么办?

  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提出,要把营养重新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健康。

  卢迈用广西都安县三只羊小学举例。三只羊小学坐落在三只羊乡镇。三只羊小学建了寄宿制学校,将孩子集中起来,吃饭问题却没有解决。据了解,孩子们天天吃的都是米饭和黄豆。2006年中国疾控中心和我们一起去做了测试,这些孩子的维生素摄入为零,因为他们没菜吃。男生摄入的热量只相当于推荐量的66%,女生相当于70%。

  因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合作,在都安开展了一项试点。一共有2000个孩子,其中包括三只羊小学,他们得到了膳食的补助,建了食堂,而另外有500个学生,我们给他们发了衣服,没建食堂,将他们作为一个对照组。一年以后,有食堂有饭吃的孩子,他们的身高比对照组多增长了1.3公分,而且他们的肺活量也要高很多。这个报告提交上去以后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持续地关注,再加上社会力量的帮助,在2011年国家开始实行贫困地区的义务制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在每天学生补助4块钱,一年200个在校日一共补助800块钱。

  这个项目现在覆盖到了3600万乡镇和村的农村义务制教育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饭我只能吃一半,而这些孩子可以把整碗都吃下去。

  教育问题怎么办?

  卢迈介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0到6岁的儿童大概有2000万。我们有一个分析,0到3岁的时候有45%的儿童是生活在村里的,在这里不包括乡镇,在3到6岁的时候生活在乡村的儿童占到了52%,大一点的也会送到家里由老人来照顾。

  整体上来说,0-6岁的孩子有48%生活在乡村,他们的学前教育和早期养育应该怎么解决呢?在2009年,我们开始试点的时候,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只有50.9%。我们当时要探索的就是,如何把学前教育送到村里面去。

  在我们决定要把学前教育送到农村去以后,大家给我们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你们又要在农村去建学校了,当时建小学花费那么大,你们又要去做一轮吗?第二个,你们能招到老师吗?第三个,你们能保证质量吗?

  卢迈回答说,我们不需要新建教室,不需要做这个投资。国家在乡镇建幼儿园,一个最少要200万,多的要400万。山村幼儿园现在70%用的都是闲置的小学教室,还有一部分是在村级的公共场所和党员活动室等等。

  老师招得到招不到?招得到,只要把标准适当放宽一点,高中学历、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只要是热爱这份工作就可以。在农村这样的青年,尤其是女青年是很多的,他们经过体形、语言几项考试,再正式上岗,他们对孩子们非常有爱心,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听到一次家长投诉,没有发生过一次丑闻。这3200位幼教志愿者他们活动在农村,在2009年他们的工资是1200块钱,现在是1800到2000块钱不等,根据地方的情况。收入不高,但是他们对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有着非常高的热情。

  能保教学证质量吗?能保证,就是要培训。由教育局组织,用县城公办园的老师来做的培训。而这些老师,他们中间现在有60%都已经拿到了幼师资格证,也有百分之十几本身就有教师资格证。

  1. [内容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