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消费扶贫,拓展脱贫新路径(评论员观察)
时间:2019-11-03 09:23: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消费扶贫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的一个缩影

  用好消费扶贫这个抓手,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在上海的餐厅品尝西藏生产的青稞,在北京的饭馆挑选云南生产的火腿,通过手机软件下单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公益套餐……国务院扶贫办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扶贫正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亮点。从麦田到餐桌,从果园到超市,消费者舌尖上的美食,为脱贫攻坚打开新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消费扶贫,是有效落实这一要求的扶贫方式,也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的相遇,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而且在实践中开拓了一条更可持续的扶贫之路。以农产品为例,种植、采购、加工和消费环环相扣,打通了从农户到合作社、从餐饮企业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连接起有效的供求关系。同时,也有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当前,消费扶贫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比如,不少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一些地方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践中,消费扶贫不仅已经纳入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地方各级结对帮扶工作内容,而且还被列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框架。“闽宁情谊割不断”的花儿民歌,折射出福建宁夏两省区结对帮扶的扶贫协作;“沪企入滇、滇品入沪”的经贸往来,彰显了上海和云南两地从单向帮扶到合作共赢的转变。消费扶贫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的一个缩影。

  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说到底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应该看到,有的贫困地区并不缺少资源禀赋,一些“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蕴含宝贵的文化属性。然而,或是苦于交通不便,或是囿于观念认识,这些“宝贝”往往运不出去,打不开销路。而通过培育市场、拓展销路,在帮助当地直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培育当地群众的市场意识和发展思维,让脱贫的机会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从自种自收到规模经营、致富增收,这既是由“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也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干事动力的结果。

  将偏远地区的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前沿,互联网起着推广引流的作用。从为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到给农村电商经营者提供产品开发、网店运营、品牌设计等专业服务,“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成功探索,既打开了贫困地区优质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千里之外的人们提供了助力扶贫事业的机会。小到一餐饭、一次购物,大到“承包”一垄田、“预订”一季茶,这些定制化的消费方式让贫困地区的产品得到高效转化,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的质量和效率,也让脱贫攻坚成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一种主动选择。与此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这一领域的一些不良现象,克服市场本身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以及虚假营销等不良行为,用长期稳定、质量过关的产品,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人心齐,泰山移。”用好消费扶贫这个抓手,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我们一定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