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新锐

校园卡滥用的根源在于公共学习资源匮乏
时间:2016-11-17 10:29:47  来源:腾讯网  作者:  

   学生卡被滥用,本质上是公共学习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买卡者有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他们根本没必要假冒名校学生混迹校园。

  ---------------------------------------------------------

  每次从北大西门路过,我都能看到不少游客争相在写有“北京大学”的牌匾下合影留念。北大西门的门禁是最严的,只有向保安出示学生卡才能进去,游客、外校学生要进校园,只能从东门进,而且要登记身份证。学校严格管理校外人员的进出,的确有利于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但也让不少校外人士颇为不满。

  “地下”办证、卖卡的生意由此产生。在北京某着名高校门口,就有大量售卖大学学生证、校园卡的小商贩,常令过往行人驻足关注。11月2日,《北京晨报》发文称,在网上和大学周边有人出售过期学生卡。这些学生卡大部分是已毕业的学生出售给“黄牛”的,其中清华、北大等名校学生卡要价几百元。至于买卡者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利用大学的资源,比如进入图书馆读书等。

  这样的报道不过掀开了校园卡滥用现象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利益链条里,学生、卖卡者、买卡者都有“私心”。卖卡者作为中介,转手一张卡所能获取的暴利自然诱惑不小。买卡者花一点钱就能“享受”名校资源,比读书考进名校容易多了。

  但是,对出售校园卡的学生来说,虽然卡已经过期,但上面毕竟有大量个人信息,姓名、照片、专业、学号一应俱全,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隐患。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工作人员均表示,如发现有人使用非本人的校园卡进入学校,将立即将卡没收,并提示市民按照学校规定进校参观。警方对此提示,如将他人学生卡用于不法用途,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只要利益需求链依然存在,此现象就难以根除。

  除了个别有不法目的者,多数人购卡是为了长期利用名校资源学习。买卡者可能是考研族、自考族、旁听族,他们找不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只好出此下策。以北大为例,尽管无法对校园里的非本校人士数量作出精准统计,但只要看一下北大南面的海淀路小区里租房考研者的情况,就能获得一个大体的印象。

  学生卡被滥用,本质上是公共学习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买卡者有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他们根本没必要假冒名校学生混迹校园。一方面,很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自习室建设还有待加强,人们难以在家门口享受公共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的师资力量、基础建设投资应向地方普通高校倾斜。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对名校校园卡滥用问题的标本兼治。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