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院校风采

四川农业大学两位动物医学专家在人类胶质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17-04-18 09:37:46  来源:腾讯网  作者:  

   近日,由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黄超博士和陈正礼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肿瘤级别关联的神经珠蛋白表达受到PPARγ的负向调控并且在胶质瘤进展中发挥抵抗氧化应激的活性”在内分泌学与代谢领域的顶级杂志《氧化还原生物学》在线发表。

  “神经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占恶性颅内肿瘤的8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者黄超博士向记者介绍,当前全球医学界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术后配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手段,来延缓胶质瘤复发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由于手术只能切除肉眼看得到的肿瘤,对那些潜伏的癌细胞无法判断其存在情况,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靶向治疗成为全球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通过对胶质瘤病人(21位男性、18位女性,年龄15-73岁)样本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实验分析,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神经珠蛋白。该研究首次鉴定了神经珠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发现神经珠蛋白的多少与该病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恶化越严重的神经胶质瘤,其神经珠蛋白数量越高,可以通过研究降低神经珠蛋白的药物来控制肿瘤的发展,并有针对性地清除体内其他部位存活的对应癌细胞,来控制病情复发和降低死亡率,这一成果在胶质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在临床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被用于胶质瘤的治疗,但是其作用机理不明确。该研究还首次揭示了PPARγ对神经珠蛋白起到的负向调控作用,阐述了神经珠蛋白转录调控机制的同时,也解释了PPARγ激动剂在胶质瘤治疗中潜在的作用机理。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