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院校风采

人民大学庆80周年校庆 校庆校友捐款逾10亿
时间:2017-10-05 11:10:24  来源:新京报  作者:  

   今天,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透露,自校庆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人民大学已经收到校友捐款超过10亿元。这些捐款将用于建设教学楼、音乐厅,以及设立教育基金等。

  

明德楼前的广场上,前来参加校庆主题活动之一的国际文化节的校友、师生络绎不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明德楼前的广场上,前来参加校庆主题活动之一的国际文化节的校友、师生络绎不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大会开始前暖场活动中商学院校友代表在看台举牌欢呼。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大会开始前暖场活动中商学院校友代表在看台举牌欢呼。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校庆主题签名版上写满了来自全球各地校友的名字,一名女孩在男孩的帮助下寻找一个空白区域签名。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校庆主题签名版上写满了来自全球各地校友的名字,一名女孩在男孩的帮助下寻找一个空白区域签名。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努力!努力!争当国防教育的模范。努力!努力!锻炼成抗战的骨干。”今天(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以一曲代校歌《陕北公学校歌》,在该校体育馆世纪馆迎来80周年校庆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大学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现场宣读。贺信指出“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人民大学将继续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大气象,继续构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人才高地,探索大变革时代创新性人才培养特色。

  

校长刘伟在大会上讲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校长刘伟在大会上讲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教师代表、87岁的老教授陈先达在大会上讲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教师代表、87岁的老教授陈先达在大会上讲话。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昨天,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奠基开建。新校区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总用地面积约为111.37公顷(约1670亩),是主校区面积的1.5倍多,总建筑面积约为145.2万平方米。新校区将分两期建设实施,全项目计划至2025年建设完成,学生入住规模约为2.2万人。

  今天,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透露,自校庆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人民大学已经收到校友捐款超过10亿元。这些捐款将用于建设教学楼、音乐厅,以及设立教育基金等。

  今天,人民大学校园内举办了多场庆祝活动。下午,校友论坛吸引了几百名校友参加。在新闻界校友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同时,《陕北公学》纪录片正式公映,晚上还将举办校庆文艺晚会。

  

学生志愿者在大会上为老校友、老教授佩戴校徽。老校友、着名表演艺术家田华与志愿者相拥致谢。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学生志愿者在大会上为老校友、老教授佩戴校徽。老校友、着名表演艺术家田华与志愿者相拥致谢。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人民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后来更迭为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大学。今天,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人民大学各个时期毕业生代表回到母校恭贺校庆。

  

暖场活动中历届校友代表组成的合唱团唱响《陕北公学校歌》。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暖场活动中历届校友代表组成的合唱团唱响《陕北公学校歌》。新京报记者 朱骏摄

  据了解,80年来,人民大学已经培养了26万名毕业生。

  1. [内容来源:新京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