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院校风采

济南小学女教师“甘守寂寞”扎根大山32年
时间:2017-10-09 12:01:47  来源:齐鲁网  作者:  

   在济南章丘田家柳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自从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山区小学任教,她的名字叫做贾翠珍。

  

 

  扎根大山32年小学老师不平凡

  济南田家柳小学的课堂上,贾翠珍正在上课。这是一堂普通却又特别的数学课。说它普通,是因为贾翠珍32年教师生涯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说它特别,是因为整个三年级只有六个学生。拿起教鞭以来,贾翠珍先后在附近四个小学辗转任教,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甚至同时要带两个年级的课。

  济南田家柳小学教师贾翠珍介绍说:“复式班教学,你上课的时候先有一个年纪布置作业,做作业,另一个年级讲课。另一个年级上完课以后,在给他们布置作业,然后再给另一个年级上课。”

  年轻教师不断出走她却甘守寂寞

  1985年,贾翠珍和丈夫一起回到家乡工作,生于斯,长于斯,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们再也没有离开过。

  贾翠珍告诉记者:“我就是本地人,生长在山里,家离这儿隔着一个村,所以说就是习惯了。到我们这来,得经过一段山路,里程也不短,特别是冬天下了雪,下边的上不来,上边的下不去,交通断绝了。”

  在偏僻的大山里,贾翠珍有过彷徨与挣扎,也曾无数次冒出调去城里工作的念头,可她终究放不下的,是山里的这些学生。

  贾翠珍说:“也觉得苦,但是没办法,实际上也是习惯了,主要是山里的孩子需要老师,实际上平时闲下来的时候,觉得心里苦,但是一到单位上,一上班上课,下了课跟孩子们一起玩,那个时候也就忘了。汲取了精神的给养,获得了快乐,所以说苦也不觉得苦了。”

  热爱学生 倾注心血

  2015年,贾翠珍担任田家柳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桧,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爸爸患有股骨头坏死,走路困难,一家人的生活靠母亲种地,得知这个情况后,贾翠珍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桧的责任。

  小桧的妈妈告诉记者:“我们来不及的时候贾老师送孩子回来,还给孩子买棉袄羽绒服,在贾老师家吃的水饺,在那过的教师节。对他特别好,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学生多成才 却对女儿心存内疚

  贾翠珍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可自己女儿小时候的功课,却很少有时间过问。贾翠珍说:“我就教了她一年,她爸爸一年都没教过她,都是跟着别的老师。你看我给别的学生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其实对我女儿,给她辅导功课很少很少。”

  32年的耕耘付出,贾翠珍教过近千名学生,其中最让她欣慰的是,不少学生走出大山求学,却又再次回到大山,拿起教鞭当起了老师。

  贾翠珍介绍说:“再往南走有个三角湾小学,那里就有我的一个学生,他干得挺出色的,还获得了济南市的五一劳动奖章。”

  生源逐渐减少内心五味杂陈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定居,孩子也被带到了城里上学,这几年田家柳小学的生源不断减少,这让贾翠珍颇感失落。

  贾翠珍告诉记者:“去年今年招不起生来,明年更没有了,我们这里还有二年级到六年级,之后就上中学了,一想起来确实,我们这边祖祖辈辈都有学校,再下去四年,真的一个学生都没了,这所学校就消失了,想来确实挺酸楚的。”

  同时,贾翠珍又特别理解家长们的选择,盼望着孩子们早日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使有一天,整个学校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

  持续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目前,整个田家柳小学只剩下了15名学生,他们大都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每年能和孩子相聚的时光寥寥无几。

  贾翠珍说:“班主任也好,任课老师也好,时时关注他们的动向,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有点异常行为,赶快找他谈谈心,了解了解情况。”

  学生告诉记者:大课间的时候贾老师都会带我们去下面的操场上去玩,打一会篮球跳绳什么的。

  眼下贾翠珍最担心的,正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能让闭塞的大山阻碍孩子们的成长。

  1. [内容来源:齐鲁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