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院校风采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16-08-06 08:55:32  来源:腾讯网  作者: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是一所具有港航特色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立足港航,服务社会,遵循“以德立身、以技立业”育人理念,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高职示范院校。

  一、深度融合,发挥校港一体优势

  举办方青岛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新校区建设、实习实训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巨大支持。学院充分发挥“校港一体”的体制机制优势,依托青岛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在青岛港,所有的公司都是学院的实习基地,所有的作业现场都是学院的教学课堂,所有的生产机械都是学院的实习设备,所有的专业人才都是学院的指导教师。

  学院坚持“多元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全国80多家港航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二、立足港航,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学院依据港航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开设了港口机械、港口电气、港口业务、现代物流、航海技术等八大专业群、35个专业,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全面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强化专业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4个。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大连海事大学、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创新以“校企互动”为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课程改革标准,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基于真实案例与项目,选取教学内容,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省部级精品课程32门。

  学院教师深入港口一线,跟班实践锻炼,并聘请以许振超为代表的港口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现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市级教学名师7人;教师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8项,省科技进步奖9项。

  学院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物流管理实训基地的作用,将门机、集装箱轮胎吊等大型港口装卸机械引进校园,建成实境化校内港机实训基地和全国258家港航企业实习基地。

  四、多元共赢,服务社会卓有成效

  学院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优势,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先后为中国外理总公司、青岛港、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等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6万多人次。

  学院与青岛港集团共建“港口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积极开展企业科技攻关,完成了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万吨粮仓储量优化改造等130多个技改项目,获得了集装箱轮胎吊供电装置、矿石输送带防撕裂装置等24项国家专利。

  五、文化强校,打造港航人才摇篮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文化强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安全、健康、文明、勤奋”为标准,将港航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坚持半军事化管理,注重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强调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

  学院毕业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创造矿石卸船世界纪录的孙波,首届中国优秀青年技师邵泽山等一大批先模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非凡业绩。

  这里是港航人才茁壮成长的摇篮,这里是希望之舟扬帆远航的港湾。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为契机,朝着建设全国特色高职名校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