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嵩阳书院: “一立一叹”的文脉传承
时间:2018-12-05 09:36:13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  

   近四旁,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松柏苍翠,峰岭巍峨,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历经千年岁月,古朴雅致,温润依然。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五代后周时改为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北宋时期,嵩阳书院是程颢、程颐长期从事学术活动的地方,逐渐成为宋明理学的学术重地。然而因书院位于中原腹地,屡遭兵燹,“其地忽兴忽废、忽盛忽衰,自唐、宋、元、明以迄今,兹政不知历几年所。”虽然战火频生,嵩阳书院始终弦歌不辍,从公元934年至1905年改制为小学堂,讲学活动持续了970年。

  流传千年的不仅仅是书院的建筑,更是其中氤氲的文脉精神。弘扬尊师重道精神的“程门立雪”即发生于此。“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杨时为不打扰正在休息的儒师程颐,便在雪中长立,以致大雪及膝。

  其实早在1081年,28岁的杨时已拜在程颐兄长程颢门下求学问道。学成南归之日,程颢目送杨时下山时意气风发的背影,不禁慨叹:“吾道南矣!”

  程门立雪,“立”是学生对老师与真理的尊崇敬重;吾道南矣,“叹”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希冀嘱托。这“一立一叹”,道出了老师与学生共为求道解惑而孜孜不倦的精神。“正是得益于杨时和众多弟子的承前启后,从‘二程’到朱熹,最终形成了‘程朱理学’。”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表示。千年嵩阳书院,始终传递着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兢兢业业,共同为增筑学识、探寻真知而鞠躬尽瘁的默契。这种纯粹的情感共鸣,为今天发展教育事业亦提供了借鉴。

  书院之教学不仅限于传授儒学经典,更在于传播经邦治国的思想;不仅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为天下人提供济世之道。司马光曾在嵩阳书院编纂《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范仲淹曾在此授课,他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成为从嵩阳书院走出去的学生的志向。

  当代的嵩阳书院,在做好保护与开放的同时,依然延续着文化功效。从2012年起举办首届嵩山论坛,至今已有七届。内容涵盖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共存与未来共享等主题,与时俱进, “论坛用古老的书院智慧回答现代社会问题,社会影响很大。”宫嵩涛表示。

  “不仅如此,嵩阳书院还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合作,组织新生入学会讲、夏季游学会讲等,已经成为嵩阳书院和郑州大学共有的文化品牌,让莘莘学子在书院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宫嵩涛介绍说。

  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千年的嵩阳书院,始终吟诵着儒学大师的谆谆教诲与程门立雪的虔诚求学,其蕴含的尊师重道、立德树人的优良教育传统至今仍在传承。

  1. [内容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