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百家奖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针尖上的传承:千年汴绣“跨界”焕新生
时间:2019-01-12 11:12:5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社郑州1月10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远看是欧洲宫廷油画,走近才发现竟是用细如发丝的绣线绣出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正在不断“跨界”,带给世人更多美的享受。

  “汴绣源于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40岁的爱绣之人张留凤介绍,史书记载,当时皇宫设有文绣院,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品。

  与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汴绣传承面临困境。“机绣难以完成线色复杂的图案,更没有手工汴绣针法细腻。我是开封人,姥姥和母亲都是绣娘,我想把这门手艺继续做下去。”张留凤说。

  然而,传统绣品与现代生活不接轨,怎样发展?张留凤认为,应该让非遗“跨界”,融入现代生活。2011年以来,张留凤为了传承汴绣技艺,做足了功课:走访汴绣非遗传承人,整理传统针法;刻画动漫人物“绣儿”,用新方式讲历史;搜集老绣片,重绣中国古代名画……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十指春风下,传统汴绣在羊绒围巾、手拿包乃至小音响等现代生活用品上,流淌出千年汴京的柳暗花明。张留凤还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打开市场。

  2018年,张留凤创建的一涵汴绣入选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批入选的还有致力于钧瓷等非遗传承的文化企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精彩的内容,永远都存续在广阔的城乡,活跃在生产生活中。

  为此,张留凤一边培养绣娘,一边细分市场。“把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中的传统色彩和图案提炼处理,绣在室内挂画、沙发背景墙等现代家装上,装饰风格别具匠心。”张留凤说,“下一步着力做汴绣家装,让汴绣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巧手剪纸传承非遗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