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莫文蔚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承载文化,团聚乡里——历久弥新的澳门“土地诞”
时间:2019-03-13 09:19:5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来到澳门的游客,大多会留意到大大小小商家门前安放的神龛。神龛中供奉着写有“门口土地财”字样的牌位,恭恭敬敬地摆放祭品,焚香祭拜。

  这便是澳门民间传承下来的土地公文化。每年正月三十到二月初五的“土地公宝诞”期间,澳门民间庆贺活动达到高潮,居民们携带鲜花、水果和香烛到土地庙祭拜,举办唱戏、摆宴等庆祝活动。如今,庆贺“土地诞”已经成为澳门街坊聚会联谊的重要日子。

  农历二月初五(3月11日)晚上,位于澳门半岛的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前地张灯结彩,分外热闹。狭窄的巷道中摆开流水的街宴,戏台上邀请戏班演出经典粤剧曲目,街坊邻居欢聚一堂,年轻义工来往穿梭,为街坊添菜倒酒,派发利是。

  记者来到街宴现场的时候,庙中的“千岁宴”正在举行,一众慈祥老者围坐在一起,边吃饭听戏边闲话家常。

  “每年土地公寿诞的时候,雀仔园的老街坊、老邻居都会专程赶回来,大家送红包、听戏,共同庆贺,希望在土地神的庇佑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值理会会长罗盛宗说。

  澳门的土地信仰源远流长,如今供奉土地公的地方大大小小达100多个,最早的土地庙有400多年历史。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是1886年从他处迁建于此,是澳门香火最为旺盛、“土地诞”庆贺活动最为集中隆重的地方。

  澳门的“土地诞”庆贺经过多年演化,已经形成固定的仪式。正月三十(如果当年正月没有三十就是正月二十九),首场粤剧演出拉开整个庆贺活动序幕,之后日场、夜场粤剧演出不断,直到二月初五晚举办最后一场。

  在此期间,二月二是“土地公宝诞”的正日子,头一天晚上有“八仙贺寿”,子时信众前来土地庙上香,并举办醒狮、采青表演和切福肉仪式。

  二月初五的街宴则是老居民、老街坊最后欢聚的场合,也为整个“土地诞”的庆贺画上句点。

  今年的街宴席开130桌,有1600多人参加。6点钟率先开始的是敬老宴会,参加的都是65岁以上老者。其中“千岁宴”桌上最年长的,已有99岁高龄。

  敬老宴会上吃的是最传统的广东菜肴,酒楼厨师被请到这里,每桌8个菜。菜色虽然简单,但环境、气氛、人情,才是最难得的。

  敬老宴会之后是联欢宴,那时候不再区分年龄大小,街坊邻里都可以参加,大家欢聚一堂。

  “我爷爷就是在这里结婚的,(上世纪)30年代还在这里工作过。”罗盛宗对雀仔园附近很有感情。今年街宴上来了600多位老街坊,他们大部分已经搬去别处,还住在这里的只剩100多人。

  在澳门,“土地诞”文化维系着千家万户,历史传承源远流长,自然也受到官方重视。2017年,“土地信仰”被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列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如今,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将其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土地诞”街宴的现场,很多义工往来奔走,热情忙碌。他们很多是年轻的面孔,拉着记者到处参观介绍的邓家齐便是其中之一。

  罗盛宗坦言,过去“土地信仰”的传承有所减弱,但近些年澳门年轻人受到传统文化的感召,传承又在慢慢恢复。

  “这跟澳门的发展有关,从澳门回归到今天,20年里,环境这么好,澳门人开心,所以人们对传统文化也比较热衷了。”罗盛宗说。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