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旧体诗词成现当代文学研究关注点
时间:2019-04-02 08:51: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日前,“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论坛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论坛围绕当下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现状,以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及学术价值为研讨重点,探讨中国文学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种可能。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通常以新文学研究为重点,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相对冷门。近年来,现当代旧体诗词虽受到内地学界和海外汉学家关注,但仍存在研究体系性与系统性不强、大量旧体诗词史料被尘封、相关数据库尚未建立等问题。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新、旧文学融合的不足,是两者长期疏离造成的结果。“现当代的人想踮起脚和古代文学的人对话,而古代文学的人却不愿放下身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与会学者指出,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尤其是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的编纂工作,对于打破文学史观念性构架、推进文学史观念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的编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观照、重新评价文学史的角度。另外,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有助于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研究,具有诗学价值。同一作家在新、旧文学创作时,往往有不同的心境,对旧体诗词进行研究,能够丰富人们对现当代作家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探寻作家心灵情感世界。

  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新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尚未转化为公共话语,研究者要想从事相关研究,需有自己的史观,明确研究的评判标准。在具体研究中,应着力挖掘优秀作家作品。同时,当代诗词评论也有待青年学者投身其中。也有学者指出,历史上唐宋诗词都经历了经典化的过程,留下的大部分是优秀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中,求全同样是不可能的,应淘沙捡金。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