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似花还似非花 那些拨动你心弦的唯美诗词
时间:2019-04-11 09:05:5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  

   柳絮飞时花满城,每年四月开始,北京城到处是柳絮满天飞的景象,直到五月中旬才止,这些婀娜多姿的身影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当铺天盖地的杨柳飞絮扑面而来,满城纷纷扬扬,犹如四月飞雪一般,吹进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那些诗意的画面荡然无存,柳絮纷飞惹人恼。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人惜花者甚多,惜杨花者甚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面对身姿曼妙的飞絮,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夹杂着对它爱恨交织的情感,留下了一首首关于柳絮的唯美诗词。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在这首诗里,颠狂的柳絮和轻薄的桃花随风乱舞,被吹到江面上随波逐流,凄美的画面正是诗人内心忧愁的映照。看似无情却有情,诗人在另外一首《白丝行》对柳絮却又是另一番描绘,“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称赞飞扬的柳絮和飘荡的柳枝有情有意。为什么同一样事物,在同一个诗人笔下,出现截然不同的形象。只能说,这个世界善变的不只是女人,还有诗人。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为了留住春天,百花争芳斗艳,连色淡无香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如果你理解“无才思”为没有才情,杨花榆荚也很委屈。虽然与百花相比,它们并不美,但是为春天增添一景,也尽了努力,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词人在描绘这一景象时,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清平乐·春晚》

  ——(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词人王安国是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弟弟。词的最后写的是触目皆是的杨花,那如雪的杨花飞舞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始终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全词融情于景,写出了词人的性情与风骨。

  《和孔密州五绝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突出的主角是梨花,“柳絮飞时花满城”是来衬托梨花,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诗人惆怅地欣赏着东栏旁边洁白如雪的梨花,感叹它的居俗世而清明。

  苏轼的词素以豪放着称,但也有婉约之作,其中有一首吟咏杨花柳絮的《水龙吟》,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的同僚兼好友章楶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苏轼很喜欢这首词,就依照这首词的原韵,作词答和,并写信寄给好友,“《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但是章楶对苏轼的这首词赞赏不已,顾上好友的嘱咐,拿着这首词到处奔走相告,最终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并不是单纯咏物,而是“借物以寓情”,描写了杨花飘忽不定的机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传递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格,更暗蕴了词人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虽然与百花同开同落,但是它们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既烘托主旨,又余音袅袅,平添几分幽怨。

  1. [内容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