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大火之后,巴黎圣母院真能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建吗?
时间:2019-04-18 09:1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4月16日,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巴黎圣母院大火。火灾过后,如何修复这座受损严重的经典建筑,又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在五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但就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而言,如何预防或降低不可抗力对其造成的损失,正日益受到关注。而在网络上,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化技术。

  让巴黎圣母院大火“看起来没那么糟糕”

  有外媒报道,艺术历史学家和历史建模师安德鲁 塔隆(Andrew Tallon)在2015年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创建了该建筑的数字档案。

  塔隆所采用的激光建模技术指的是用激光来“拍摄”圣母院,将扫描仪装在三脚架上,然后再测量扫描仪和激光所击中的每个点之间的距离。

  结合激光扫描仪生成的“点数据云”与现场拍摄的图片,塔隆为底层结构和圣母院的设计建立了精细的模型。

  对此,有声音认为,这样的新技术或许会对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有所帮助,同时也让这次大火“看起来没那么糟糕”。

  技术成了文物的“方舟”

  事实上,在今天,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与呈现历史建筑、文物,并非孤例。

  2016年,敦煌研究院将首次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节目。而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了150个洞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个洞窟能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

  本 凯萨拉(Ben Kacyra)开创Cyark项目,用以记录世界各地名胜古迹。他将其称之为“数字方舟”。

  来自中国的“侣行”团队2015年使用3D激光扫描技术,帮助伊拉克拯救文物——他们用3D激光扫描乌尔古城,这些数据后来捐献给了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同年,这个团队还在阿富汗用建筑投影还原了被毁的巴米扬大佛。

  《侣行》总策划范承刚告诉记者,“侣行”团队张昕宇、梁红此前在伊拉克扫描乌尔古城时所用的技术,与塔隆为巴黎圣母院激光建模的技术相似。

  他坦言,这种技术一方面,是为重建或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另一方面,结合网络化,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

  像颇具“网红”特性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曾推出“故宫陶瓷馆”APP,其中将文物的三维信息做成动画,让很多人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文物。

  文物本体的价值不可替代

  同时也有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数字化对修复与重建所起到的作用有限。

  长期从事古建保护与修复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大火造成的文化价值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即使复建也很难体现建筑的原真性和历史性”。

  虽然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保留更多的文物古迹信息、细节,但文物本体本身的价值终究不是数字化技术可以完全替代的。

  范承刚也对记者表示,保护好文物古迹本体仍是重要的,数字化再好,也无法取代对文物古迹本体的保护。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数字化重构很的确难复刻历史全部信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记录确实可以减轻不可抗力对文物古迹造成的损失

  1.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