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莫文蔚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林怀民举行三天演出:“尘”“水”不言 大美其间
时间:2019-04-27 11:35:33  来源:央广网  作者:  

   2019年4月18日,林怀民先生带着他的“云门”、他的《白水》与《微尘》,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为期三天的告别演出。作为世界范围内极具号召力的华人编舞家,自1973年起,林怀民先生与由他组建、解散、继而又重建的“云门舞集”,用46年的时间谱写了一曲不可复制的舞蹈剧场艺术生命史。

  《白水》与《微尘》是此次云门演出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篇章。《白水》之于我们,更像是不期而至、与山水自然的一场共舞。影像中的水波摇曳,荡荡汤汤,素麻长裙的舞者,在与空气和水相一致的气息之中漫步、挪移、伸展,漩在水涡里,绵延在溅起的水花里。又或者水清浦而下,簇簇汩汩,在可以润化、浸透一切的泉瀑里,舞者轻跃而出,充分地腾起、连续不断地在轻摆中跃动,让心灵与肢体悬置在停驻的时空里。影像里的水,渐渐幻化成白色的、波光粼粼的路,澄澈的水光扬激又不失宁静,舞者们时而有序时而错落,独舞的清冽,双位舞者的互文,四位或者更多舞者的叠加融合……浩洋不息的浚浚之泉,穿行在舞者的手臂、躯干与指尖。碧绿青翠的激光穿射线,网格、射线重新切割了天幕上潺潺滥觞的水域,渲染铺陈于舞者的肢体,景、物与人之间不再有分隔,舞者的流动与同样被绿色投射的水色叠合。《白水》显然不是一个因为目的性编舞而实现的作品,它的创作似乎与水的激昂或者流淌同出一辙,完全是师法自然的结果。以无法之“法”去亲近本原之自然,用看似不加斧凿的浑然天成去对接自然之间本有的天机,那就像是在舞蹈里偶然相遇了庄子,舞蹈的节律在自然的空间里“砉然向然,莫不中音”。林怀民先生形容自己的创作,就是面对心里面的感觉,去丛林中冒险。《白水》的完成是极其偶然的,是因为对一张溪水的风景照片有感而生发出创作舞蹈组曲的灵感。现代社会里的人,沦陷在科技与人工智能之中,在林先生“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河流?”的质问中,那样纯一无杂、天居自然,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盘桓出晶莹光亮的目光与世界。

  相对于彼岸之光的《白水》,《微尘》是跌落尘世的肉身。烟雾尘霾之中,凌乱佝偻的舞者们木讷不知的躯体禁套在褐色褴褛的布衣之中,他们试图联袂成人墙负隅顽抗,他们七上八下参差慌乱地蹦跳,希望能够冲破桎梏。而焦虑与负累却分毫未减,周遭无形却不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累积甚至变本加厉。只剩下躯壳的人们拖曳拉行在纵横叠落枯槁的身体之间,他们错愕惊恐,不知所措,纷忙逃窜却慌不择路……《第八号弦乐四重奏》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在1960年游历德国期间,伤怀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仅剩下断壁残垣的文化古城德累斯顿而作。这首四重奏作品弥散着焦灼与伤痛,为《微尘》描摹勾勒出一个苦难悲悯的色调氛围,音乐与舞蹈之间交织起伏的情绪张力时而并行、时而交锋,用力深深地镂刻出灾难、战争、病痛之中,仓皇无依、卑微渺小的个体生命。演出在这里戛然而止,骤停的意外生出更多的思考。

  “水”“尘”的两个段落之间,无论是否出于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两种色调、力量、动作质感的对比与呈现必然会挤压形成强大的戏剧感,那是生活与人生的两极:行云流水与芸芸众生,轻灵在云霁与堕落入凡尘,清透纯净的白与尘泥烟霾的灰,畅快自由的呼吸与凝噎鲠塞的哀嚎,理想的彼岸与现实的疾苦……纵使再飞逸激扬的梦想也一定是起始于坚实的大地,只有在灰黑色里沉浸过的无惧与坚卓,才会在光亮照耀的时候怡然喜悦。迥然对峙中沉厚的戏剧张力,难道不是一个以艺术的方式来反观并映射的人生?“水”“尘”不言,大美至简,循行变换,生生不已。

  1. [内容来源:央广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