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莫文蔚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探访安徽滁州非遗小镇:让非遗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19-04-29 09:38: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我创建这个乌衣非遗小镇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这些非遗文化迈出‘深闺’,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大家了解它们,更能喜欢上它们。”安徽遗珍研学文旅有限公司总裁、乌衣非遗小镇负责人戴齐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馆、木活字印刷术研学馆、木偶戏体验馆、锯琴艺术研学体验馆……近日,安徽滁州市首届网络文化节暨(第四季)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记者和皖、苏、浙、沪等多省市媒体记者共赴滁州,实地探访了位于滁州南谯新城中心区的乌衣非遗小镇。

  据戴齐良介绍,乌衣非遗小镇占地面积660亩,水面280亩。是集生态观光、地域文化、非遗文化于一体的研学旅行基地。截至目前,小镇已入驻非遗文化项目50多个,其中世界级非遗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个;省级非遗项目18个。入驻的非遗传承人、工美大师百余人。

  在非遗小镇的中国民间皮影博物馆(滁州馆),马氏皮影第六代传承人孟召杰正为观众表演《西游记》经典片段之一的“猪八戒背媳妇”,搞笑有趣的故事情节,被孟召杰手中的皮影演绎得活灵活现。

  孟召杰告诉记者,他16岁就开始跟外公学习皮影雕刻、表演。“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我有责任要把它传承下去,我们在传承和普及上下了很多功夫,如开展皮影进校园、进社区;在皮影博物馆手把手教想要学习的皮影爱好者们。此外,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创新,我们增加了一些‘现代’元素,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据了解,中国民间皮影博物馆(滁州馆)占地面积3000平米,内设中国民间皮影展览厅、中国民间木偶展览厅、皮影戏演艺厅、木偶戏演艺厅、皮影传承与教育厅、木偶的制作与教育厅、皮影及木偶演戏创作厅、磁性皮影研学创作厅等10余个展厅。此馆由中国皮影收藏家、一级民间手工艺大师,马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马德民创办。

  在非遗小镇的另一个馆——锯琴艺术研学体验馆,锯琴艺术表演大师的一曲《梁祝》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据介绍,锯琴也称之为乐锯,是一种无键、无铉的乐器,它无固定的位置,更无定调的特殊乐器。该体验馆主要包括锯琴展示区、锯琴演艺区、锯琴体验区、锯琴大舞台、锯琴传承教育区及锯琴产品展销等。

  “非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我们小镇将着力突出非遗文化的体验互动性,让非遗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重点将场馆的研学内容打包成旅游产品,根据不同需求的群体,定制相应的场馆课程,满足研学团队需求。”戴齐良说,今年7月,小镇还将举办国际剧场艺术节,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体验等。

  1.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