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黑紫砂”是啥?这种工艺为何失传又如何恢复?
时间:2019-05-17 12:5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黑紫砂’这个名词,因为它确实稀少。”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民日前这样介绍“黑紫砂”。

  黑紫砂确实稀少。这是明清时期宜兴窑场在烧造紫砂壶时偶然得到的一种高温黑色紫砂器,不仅外表呈黝黑色,胎体断面也漆黑。据明代史料记载,有黑铁砂、黑鲨皮、深青灰等品类。

  当时,黑紫砂器均进贡皇家供宫廷使用,民间难得一见。

  据介绍,存世的黑紫砂器仅见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黑紫砂壶及文房用品及日本一些机构的收藏。而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将近400件宜兴紫砂器。

  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的失传,致使黑紫砂这一宝贵品种,在清代乾隆后期失传。

  研究显示,黑紫砂器较一般紫砂器保茶、适茶性更佳。复烧试验可知,烧造黑紫砂的原料为耐高温泥料,须采用高温还原工艺烧成。由于古代龙窑在工艺上有着偶然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历史上偶有烧成即为珍品,是异常珍稀的紫砂品种。

  最近,新书《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日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西侧的故宫书苑发布。

  这本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正是传承宫廷紫砂工艺与传播故宫陶瓷文化的作品。

  该书作者袁野是一位绘画艺术家,同时也是当代紫砂失传工艺的研究者、实践者。

  袁野通过十年对紫砂泥料和烧成工艺的深入研究,于2015年恢复了这一失传300年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使得作品达到历史记载的黑紫砂器物的艺术效果。

  2017年,黑紫砂工艺技艺被收入上海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野为代表性传承人。

  《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一书融汇了袁野十年来创作的180余件黑紫砂的精品,其中涵盖了茗壶,花器、香器等品类,亦是对其研究成果的汇总、对黑紫砂重现人间的传统文化复兴与传承失传工艺的褒扬。

  1.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