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从一道作文题说起(大地漫笔)
时间:2019-07-31 17:41: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的题干,讲了两种关于创作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文字虽然简单,却涉及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这一重要话题。那么,作家写作时,到底应不应该听读者的?

  诚然,写作时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创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作家在创作上毫无主见,又怎能指望他产出佳作呢?坚持自己的想法,必然要求作家不为读者所左右。这里的“不为读者所左右”,是说不为读者的口味所左右,不为流行的套路所左右,不为庸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如果读者流行读言情题材,作家就去写言情题材;读者爱读穿越题材,作家就去写穿越题材,只是为迎合读者、追逐阅读热点甚至是市场热点去写作,那么一个作家就可能在创作中失去自我,丢掉初衷,也很难诞生留得下的作品。

  但是,不为读者所左右,并非不考虑读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心里装着读者,倾听读者的呼声,应是永远的追求。

  现实中,有的作家为了彰显自己的博学,把文章写得诘屈聱牙,无形中给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这便是不考虑读者的感受,心里没装着读者的一个表现。即使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写出来的作品不能明白如话,作家也要随时注意文字的平实晓畅,尽可能让读者能读懂,也爱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就曾将文学和绘画作比,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以愉悦的形式。如果我们看的书很费解,那么,书的作者就是失败的”。

  其实,作家不是全能的,即便下了再多功夫,笔下难免仍有错讹疏漏之处,而读者就是最好的“啄木鸟”,他们的“利喙”能让作品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读者有不同的背景,他们是街头小贩,对市场对人情对匆匆过往的人群的体察与了解,恐怕连细腻的小说家也无法准确捕捉;他们是历史爱好者,有甄别历史细节的火眼金睛,可能连历史学家都要为其点赞;他们是普通的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感受与理解,也许令本地写作者都为之汗颜……如果一个作家心里装着这样一些读者,下笔就会有所敬畏,写作就会更加严谨,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常识性、专业性的错误,减少主观臆想、不合逻辑的阐释与演绎。

  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心里装着读者并不矛盾。作家坚持自己的想法,便是要坚持初衷,让前行的“压舱石”更稳,更实。心中装着读者,则利于调准“航向”,看自己是否存在因知识不足、经历不够而出现的错讹,以及忽略读者感受等造成的问题。既坚守创作的初衷,又心中装着读者,作者才有可能经由作品与读者达至高山流水之境。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佛罗伦萨的文化印象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