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助推少数民族文学交流和发展
时间:2019-10-18 09:04:4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原标题:助推少数民族文学交流和发展

  10月16日,《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文学馆召开。

  “目前,《民族文学》共拥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6种文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期刊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介绍,《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以来,每期译载国内各民族作家以及世界着名作家的经典和优秀作品,并开辟《母语原创》栏目,刊发母语佳作。3种文版创刊以来,分别出版了62期刊物,发表了700多篇翻译作品,其中包括老舍、汪曾祺、铁凝、莫言、王蒙、玛拉沁夫、吉狄马加等国内700多位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海明威、泰戈尔、罗曼·罗兰、巴勃鲁·聂鲁达等数十位世界着名作家的佳作。蒙古文版还发表了180多篇母语作品,20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藏文版发表了160多篇母语作品,14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维吾尔文版发表了140多篇母语作品,160余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已成为一个文学交流与借鉴的重要园地。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致辞并对多年来一直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翻译家及相关工作者表达感谢。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回顾了10年前《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的情景以及10年来一步步成长的历程,她说:“多样化是时代所需要的,《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正是呼应时代的一个产物。”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曾在《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初期带着主创团队走到各地宣传推介刊物。他说,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文学的富矿,中国很多杰出的作家都曾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汲取营养。

  1.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