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原创喜剧《枣花》进京展演:红色轻骑兵 扶贫大爱戏
时间:2019-10-26 15:48: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原标题:红色轻骑兵 扶贫大爱戏

  山西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品种包含相声、小品、快板、二人台、太原莲花落、山东快书、大同数来宝、潞安鼓书等10余个曲种。改制后,为了适应广大观众的需求,该团又新增了声乐演员和舞蹈演员30余人,发展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文艺演出团体。该团现有国家一级演员7人、二级演员11人、三级演员20人和歌舞演员40人。多年来,曲艺团积极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配合形式紧、机动性强、服务基层广的特点,活跃在山西的城乡舞台上,被誉为“山西文艺界的轻骑兵”,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在大剧场演出大型剧目,又能深入田间地头。” 山西省曲艺团团长王兆麟说,曲艺团在“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准扶贫曲艺行”等活动中,创作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主题节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700个村庄演出,走遍了山西省所有的贫困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有观众说:“希望这样好的演出、这么好的演员以后常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媒体给予了及时宣传报道。

  在下乡演出期间,该团边演出、边采风,创作完成小剧场戏剧《爱呦》(现改为原创喜剧《枣花》)。一个戏好不好,老百姓的掌声就能听出来。看过演出的观众纷纷表示,这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伟大号召。今年10月20日,曲艺团为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作上演了系列情景剧《初心之路》,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姜新文评价这场演出“既是艺术享受,又是一次生动的党课”。

  近年来,山西省曲艺团创作了大批优秀剧(节)目,小品《呼唤和平》获得全国曲艺牡丹奖;小品《名副其实》获得全国曲艺金狮奖;创编了大型喜剧《咱爹咱妈》,演出120余场,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获得山西省委宣传部授予的“五个一工程”奖;二人台《借钱》、相声《说你说我》荣获全国曲艺优秀剧目展演金奖……20余部曲艺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见证了他们的一路前行。该团先后有5人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4人获得全国曲艺金狮奖、5人获得山西省杏花奖。该团曾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一等功;山西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中宣部、国家科委、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授予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9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单位”光荣称号。

  为打造城市亮点,让老百姓能够天天看到曲艺表演,该团还于2017年创办“好悦来”曲艺说唱剧场。他们以传承山西传统曲艺文化为使命,以相声、评书、小品、太原莲花落、二人台、京东大鼓等不同曲艺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和一些旅游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让到山西旅游的客人在太原小住一晚的同时能到“好悦来”观赏节目。剧场两年多来累计演出860余场,累计观演10万余人。观众说:“这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节目,让我们在游览山西的旅游景点的同时,也了解了山西的风土人情。”

  原创喜剧《枣花》剧情

  山西省曲艺团于2016年创作了原创喜剧《枣花》(原名《爱呦》),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

  原创喜剧《枣花》以“精准扶贫”为背景,以“吕梁护工”为原型,反映吕梁护工在经过政府培训以后走进城市的奋斗经历,在脱贫致富工作中的信念和决心。通过他们在城市里遇到生活方面的尴尬以及小区居民对他们的态度,引发社会对农民工深层次的人文关爱,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同时也宣传了近年来扶贫攻坚过程中各级政府所做出的努力,树立了“吕梁护工”这一品牌,为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动员作用,是一部富有时代感与生活气息的情怀之作。

  该剧风格新颖,将曲艺的表演形式与话剧的表现形式更好融合。让曲艺演员演话剧,使喜剧真正“喜”起来,既能更好表现现实题材,又能活跃剧场气氛,使观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在欢乐中得到教益。

  在舞美设计中,传统中注入现代时尚元素,简约而流畅。音乐设计运用现代配器手法,充分体现山西二人台音乐风格,将脍炙人口的古老旋律焕发出新的活力。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