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政策法规

江苏昆山新政:大专学历以上人才购房不限购 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向高学历者敞开大门
时间:2017-10-22 07:48:35  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作者:  

   

 

  人民网资料照片。(伍振国 /摄)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徐倩)继南京、杭州、长沙等热点城市向高学历人才进行政策倾斜后,毗邻上海的昆山市也出台了人才安居的新政。

  10月19日,昆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昆山市人才安居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在昆山市企业工作,申请购房时在岗在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或具有大专学历(本人专业与所在岗位匹配,且专业符合当年度市人社局发布的《昆山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的人才将不被限购。

  另外,《办法》规定,有部分人才将享受购房补贴,最高达到300万。该办法试行期为2年。

  本地户籍待遇 最高享受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此前,按照昆山市政策的限购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首套房需提供两年内在苏州市区(含吴江区)、昆山市、太仓市累计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禁购二套房。这就意味着,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在购房方面享有等同昆山市本地户籍同样的待遇政策。

  另外,《办法》规定,有部分人才将享受购房补贴,最高达到300万。在昆山市承担重大战略项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相应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或称“院士”),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享受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此外,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入选创业创新类人才,省级双创人才,市级创新人才分别享受200万、180万、150万、120万等不同级别的购房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享受购房补贴的人才其购房补贴分年度按4:3:3比例(即第一年40%,第二年30%,第三年30%)由昆山市人社局拨付至资助对象所在单位。

  事实上,昆山虽然为县级市,但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处于苏州市和上海市的中间,由于苏州和上海严苛的限购条件和高昂的房价,不少被限购人群纷纷涌向昆山购房,开启了“双城生活”的模式。在此背景下,昆山出台人才安居政策,也吸引“溢出”的人才向昆山聚集。

  上海中原分析师卢文曦认为:“昆山的涵盖范围和补贴标准还是高的,顶级人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性。对于普通人才也具有吸引力,但是购房补贴不是一次性发放的,是分3年分批次拿,这也就杜绝炒房的可能。”

  多个城市抛出橄榄枝 但不意味着调控放松

  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不仅仅是昆山,国内多个热点城市纷纷向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截至目前,主要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郑州、长沙等都向高学历人才实施了“优惠”的购房政策。

  例如,中部城市武汉的力度最大,其特定“优惠群体”是大学毕业生。武汉提出“力争五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在安居住房、薪酬收入和落户条件三个方面都出台了具体倾斜政策。

  其中,在住房方面,武汉提出,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

  长三角热点城市南京也实施了人才安居办法。今年7月1日起,《南京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实施,当地无房且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的6类人才,给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补贴,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以解决这些创新创业人才的住房问题。

  此外,长沙也发布“人才新政22条”,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高校毕业生随时可以落户,本科以上学历全部发放生活和住房补贴;成都针对广大“蓉漂”,规定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地政府为了招揽人才都不同程度地在落户和购房政策上进行了放开,“放开限购、购房补贴”成为高房价下招揽人才的法宝。

  但专家也表示,上述城市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安居政策也不会对楼市产生较大的影响。卢文曦认为:“这些新政的目的主要是吸引人才,门槛和认定的条件都客观存在,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对楼市的整体影响不大,也不意味着市场调控信号的转变。”

  1. [内容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