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生活中的李清照 和“凄凄惨惨戚戚”相去甚远
时间:2017-04-23 05:52:4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笔下的易安词,也是这位女词人在不少后人眼中的形象:多愁善感。《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一书则透露,李清照的真实面貌远比这更丰富,也更难以捉摸。这是一位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人生的传奇女性,她有自己的爱情理想,也有独立见解——在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再嫁张汝舟,但发现此人品行不端后毅然离婚,甚至不惜身陷牢笼。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她并未消沉,而是凭借非凡的创作,重塑自信而有持守的女性形象。面对家国不幸,她也勇敢发声,写下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的豪言壮语。

  易安词,并非李清照的个人传记

  李清照的作品,尤其是易安词,常被解读成个人传记。人们将词中女子与历史上的李清照一一对号入座,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李清照和赵明诚27年的婚姻中,赵明诚经常离家远游,李清照长期独处,因此她的多首易安词叙写了孤寂或思念之情。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朗诺在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一书中指出,这样的推论与文献记载不符。

  以易安词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为例,学界普遍认为这首词写于1109年赵明诚出游灵岩寺期间,如果词中描述的女子果真是李清照的本人,那显然她正经受着一次长时间的别离,致使她因思念而消瘦,妆奁也久已蒙尘。然而,根据赵明诚在《金石录》中的记载,那次他在寺里留宿了两夜,之后便起程回家。

  事实上,根据《金石录》留下的相关线索,从1108年到1121年夫妻屏居青州的14年间,赵明诚一共出行了七次或八次,最远的一次也就离家170多公里。他造访次数最多的地方是青州南部的仰天山,那里的罗汉洞最为出名,每逢中秋,月光会从洞顶的一处罅缝中穿透而过,仰天山也因此得名。此山距青州64公里,赵明诚总共去了四次。此外,他还记有一段碑铭,但没有系年,附在1108年的条目后,这可能来自他的第五次出游。除了仰天山,赵明诚还去过长清县的灵岩寺,总共去了三次。由此可知,赵明诚并非经常远游。

  艾朗诺认为,想要客观地研究李清照,必须打破自传体解读易安词的思维定式,承认李清照与同时代的男作家一样,有能力虚构文学形象和情节。“男词人常以代言体填词,李清照为什么不可以呢?”

  离异后的几年,是她文学创作的丰收期

  关于李清照,另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是她的第二段婚姻。金兵南下侵宋,丈夫赵明诚不幸在南渡途中去世。战火纷飞的年代,李清照只身带着家藏四处逃难,孤苦无依的她选择了再嫁,然而,这段婚姻持续了不到“十旬”,李清照便将丈夫张汝舟告上公堂,为此她也坐了九天牢。尽管历经坎坷,但离异后的几年是李清照文学创作的丰收期,并几乎成为她一生中最高产、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她写下了若干篇重要作品。比如,1133年夏天,听闻韩肖胄与胡松年即将出使金,代表宋进行和谈,李清照写下两首诗献给两位使臣,表达了对主和派的异议。在金兵侵占宋北方半壁江山、主和派在朝廷占据上风的时局下,一位女子竟也投身于宋金关系的激烈争论中,这在历史上也是鲜见的。

  而在《金石录后序》中,她大胆地将个人遭遇公之于众,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她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给皇帝和宫廷嫔妃献诗,向朝廷进呈赵明诚关于古代石刻的学术札记。1152年,李清照在临安造访了米友仁的家,并随身带来两幅米芾的书法作品。米芾是米友仁的父亲,李清照请米友仁验明书法作品的真伪,并请他在卷轴上题跋。艾朗诺指出,依据现有的文献,难以清晰勾勒出她的晚年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并不像早期评论所描述的那样——以漂泊乡里、贫穷艰辛的状态度过余生。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