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捡漏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时间:2017-06-23 06:57:02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王国良  

   近期,中国艺术品2017年春拍市场再度开启,伴随着槌声的敲响,数以万计的艺术品价格被赋予了新的定位。不少艺术精品价格“一飞冲天”,直达千万元甚至亿元级价位。不过,笔者注意到,相比于自带轰动性的亿元拍品,今春拍卖所呈现的两则拍场“捡漏”事例,则更为刺激了藏友们的神经,引发广泛热议。

  第一则说的是,一位买家在去年的西泠秋拍中以1.8万元低价购入的清代闲章,在今年不久前落槌的北京保利春拍中,被人以380万元竞得。半年时间净赚200余倍。据称,该印章的印面只有指甲盖大小。不要小看了它的身材,据考证这可是乾隆皇帝钟爱的印章之一,全名叫“清乾隆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宝玺‘丛云’”。有专家在本次拍卖前整理出了它的身影:台北故宫所藏,沈周笔下《肥猫》,乾隆御题的下方便能找到这方“丛云”;北京故宫藏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的乾隆御题旁,能找到“丛云”;此外,在《钦定石渠宝笈》着录中有81件书画作品上出现过此枚印章。而据《乾隆宝薮》和现藏的实物统计,乾隆共有玺印1800多方。这或许也是半年前的西泠印社上卖家“贱卖”珍宝的原因之一了。

  另一件则是发生在国际市场。一件原本在朋友圈里销售8万元无人问津的4厘米高的古玉,在香港邦瀚斯拍卖出了290万元的天价。究竟是什么令买家们如此“疯狂”?原来,这并非普通的小玉人,他叫方相氏。据专家解释,方相氏是旧时民间普遍信仰的神只,为驱疫避邪的神,是周礼规定的司马的下属,最高官阶为下大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为国家驱疫。葬礼时,方相氏则驱方良。宫廷里,方相氏驱疫的仪式叫大傩,唐朝成为军礼之一,隶属太卜属。大傩每年有三次,分别于季春毕春气、仲秋御秋气、季冬送寒气。正是因为背后的文化因素才让古玉令人如此着迷。所以说文化就是财富,有了文化作为底蕴,那么从8万到290万元也就成了可能。

  这两则堪称经典的捡漏事例,给出了两点启示:首先,对于一些艺术品而言,其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已然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材质价值。其次,当今艺术品市场仍然有大漏存在,尤其在众多专家、行家汇集的拍卖市场捡漏,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运气,还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浓厚的探知欲望。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王国良]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