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许占志国画作品展亮相吉林:北风南宗 法象随心
时间:2017-06-25 16:05:52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览地点: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

  郭春方

  许占志先生是国画名家,在吉林省山水、花鸟画创作领域创影响卓着。先生博采传统众家之长,又独辟蹊径成自家法,以“纵横逸笔,力遒韵雅”的笔墨描绘关东大地的万木霜天、北国银妆,形成了气韵宏远、意涵博大的时代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的国画创作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在山水画领域,一批杰出的国画家深入生活、走遍长白山麓,创建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新北派山水,成为享誉全国的“关东画派”山水画的领军人物。新北派山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端,至70年代达到顶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占志先生追随新北派山水主要奠基者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王庆淮先生习画,在庆淮先生的指导下出入宋元山水诸家,领略明清花鸟精髓。与庆淮师立足传统兼顾中西融合的创作模式不同,占志先生更加专注于中国画传统本身。他的山水画笔力雄壮,青绿、浅绛兼备,院体斧劈皴的方直与南宗水墨的简淡有机结合,使画面既有对宋元笔势的追慕、也有对庆淮师笔墨的延展。占志先生依据东北山势特征和地域特点,擅以巨大画幅表现关东大地高山大壑、松风高旷之景。清代石涛曾言“融古法为我法,不囿于陈式,不拘泥一格,取其为己所好者学之”。占志先生即是化古法为我法,他的画面高远深远结合,以远望的视角构成风景,表现出关东自然崇山峻岭间松涛起伏的烟林清旷之气。《北国银妆》、《松花湖烟雨图》、《万木霜天雪满山》、《春到长白似江南》等作品峡深峦厚,墨、色并重,具有鲜明的东北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出占志先生的山水创作不同于传统北派山水雄奇浑厚的风格,在取法荆浩“度物象而取其真”的北派风骨之外,兼有董其昌“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的文人境界,法象而随心,形成了北国气象、南宗精神的山水面貌。

  占志先生的花鸟画题材多样、笔法多变,上承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近代名家的传统,又深入庆淮师堂奥,以文人的写意精神突出笔墨本身的表现力。他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章法、笔墨有独到之处。《铁骨铮铮》、《墨牡丹》、《葫芦》、《荷花》、《紫藤》系列中,画梅干以草书入,线条刚健飞舞如屈铁;墨荷系列中荷叶以大片水墨点成,荷花寥寥数笔清新生动;紫藤本身藤条并无太多变化,而占志先生所画藤条却有着复杂与丰富的缠绕。先生能够师古而出新,在注重文人传统的同时重视艺术的形式因素,使画面形成多元的审美境界。《文心雕龙》有言:“精理为文,秀气成采”,占志先生以独特的审美心境参之以个人的艺术体验,画理与意气互为文采,共同生成超逸清雅的花鸟境界。

  近代山水巨匠黄宾虹提出“尝悟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刻刻翻新”。占志先生在担任长春市画院院长期间不断提携后辈,传承出新,省内众多美术界的骨干力量都得益于他的培养。作为吉林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先生为学院的人才培养传火于薪。回顾吉林省国画的发展历程,诸位前辈的笔墨精神积淀出今天吉林省国画的时代面貌和艺术高度。吉林艺术学院近年来不断追溯文脉本源、弘扬学术经典,相信通过占志先生的展览,能够启迪后学,为拓展学校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校的创作品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象随心——许占志国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吉林省美术家协会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吉林省文史研究馆 吉林省书画院 吉林省美术馆 吉林省政协书画院

  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长春市美术家协会 长春市书画院

  

《春山雨霁图》100x110cm 纸本水墨 2004

《春山雨霁图》100x110cm 纸本水墨 2004

《春雨潇潇》68x68cm 纸本水墨 2013

《春雨潇潇》68x68cm 纸本水墨 2013

《冷碧新秋水》140x70cm 纸本水墨 2009

《冷碧新秋水》140x70cm 纸本水墨 2009

《秋实图》140x70cm 纸本水墨 2004

《秋实图》140x70cm 纸本水墨 2004

《群山壁立雨潇潇》125x130cm 纸本水墨 2012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