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盛世佛缘:李唐绘画艺术
时间:2017-07-31 11:08:3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松风明月,足可证其清华;山石溪流,更可见其脱俗。宝相严华,悟破后是心境自由;祥花瑞鸟,勘开来是万物齐平——这是我对李唐画作的整体印象。

  李唐的画作是有意境、有内涵的,以工笔体现意境就更加难得。而情深无关风月,画作写意亦不在着力为之和泼墨粗犷与否,这应该和画者的匠心与境界有关。因此,谈到李唐的画作,自然要涉及李唐其人及其修为。

维摩诘说法图维摩诘说法图

  生活是在缺欠和追求中前进的,李唐的画作人生亦是在不断修持中前行。其中甘苦,李唐对外人从没有说起过,我只是用心度量个大概,可谓是名望功利,没有束缚住其心性;浮世繁华,没有蒙蔽掉其心智;七情六欲,没有羁绊住其脚步;事业压力,没有使其偏离正轨。青少家贫,益增其志气;后渐富裕,不落于浮躁。

  这样,李唐虽没少经历磨难,但天性、修持、机缘等综合使然,使其终能入静。静是心之定静,在静中修持佛儒道,排除杂念臆想,使其终能生净。净是心之念净,在静净之中,不断提升慈悲之心,不断累积仁善之念,使其终能至敬。敬是对无常的敬畏,是对文化的敬尊,是对同类的敬爱,是对万物的敬平。敬中的无为积累和自然挥发,必见虚无处,即云散水枯。何谓云散水枯?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实为最真实意,从而达致结晶。晶即李唐修持的果报,也是李唐画作的总体体现。静—净—敬—晶,正是李唐近些年不断精进的心路历程,也是李唐画作渐行渐高的殊胜处,更是他本人时机气运的因缘和合处。

  正因为如此,李唐这些年的心态、心性、心智、心境,都得到了极大的蜕变,这些蜕变最终又都倾注到其画作上。结合他的绘画历程,其画作的蜕变主要有三:其一,取法宋、元以降诸大家,得窥堂奥,觅得要领,尤在工笔上用功夫,力求形成自我之格调;其二,不断提升自我之功力,力求变换中国古代的工笔绘画高度为现代的表达方式,推陈出新,对话宋元;其三,在丰满自我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力求其变,超越自我,拓展宋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相自相,达致一种形而上的表达语境。这种自我蝉蜕、形而上学的三部曲,充分体现了李唐画作的一种高度,也体现了李唐画作的特质,即以静入画,以意绘形,以空成相。

  这在佛学修为上,即是自觉涅盘的境界。虽然现实中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心向往之,这必将成为我们的努力方向,也将成为我们人生前进道路上的鞭策。但这种意境在李唐的画作之中确实得到表达,需要我们在欣赏李唐画作之时,要破相入空、得意忘形、似动归静,在灵光乍现的刹那,抓住这种意象。

观世音菩萨守护之兔观世音菩萨守护之兔
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牛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牛
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羊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羊
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猪观世音菩萨守护之猪
观世音菩萨守护之蛇观世音菩萨守护之蛇

  事实也是这样,透视李唐画作之相,我们确可感知到展现自由、平等、慈爱、富足的内在之美和梵行之愿。真是相由心生,境亦心造,心到相成,心善境谐,这是弥足珍贵的。这里的自由,是有足够的勇气善用内心真正的自由,以重视每一个人的自由为前提,随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平等,是真正有放弃傲慢的智慧,以充分的无分别的平等观敞开心扉,面对世间万事万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勿施于物。这里的慈爱,是悲悯济世,救度众生,忘我无我,学善乐善,是恶不做,诸善奉行。这里的富足,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更要内心无缺,知足长乐,双向互济,相得益彰。

  李唐画作多是诸佛与菩萨庄严德相。我们欣赏他的画作,有如与佛对话,向佛请教。我观佛相,佛观我心,心有感悟,以心印心。正是:

  人应佛眼相看,俱善,不善自善,止于至善;

  画本心到禅到,空相,无相成相,形而之上。

  艺术履历

  李唐,1962年生于辽宁,别署妙云精舍主人,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

  自幼学习绘画,取法宋元以降诸大家,得窥堂奥,于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方面皆有深入研究。青年时倾心佛教绘画,历时十余年,行走上万里,在全国各地拜谒高僧大德、佛学名家千余人,颇得佛界人士赞许与支持,与一诚长老、本焕长老、觉真长老等大德高僧忘年结谊,与楼宇烈、饶宗颐等国学大师有着深入的交流。

  为深入研习中国佛教绘画历史,多次奔赴敦煌、日本等地,学习历朝历代佛教造像艺术,临习古今名画,深会佛画心法,并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后发愿补前人之缺憾,他用了十年时间,制历代三百高僧法相纪念并供养。近年来创作的《五百罗汉图长卷》《百美图长卷》,在佛教界、绘画界深受欢迎。

  先后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日韩等地举办数十场个人画展,并出版作品集十余部,在佛教绘画的当代推广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2015年11月,绘画作品《八仙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颁发证书。

  作品在《中国书画》《艺术新闻》《今日世界》《法音》《佛教文化》《收藏界》等各类刊物发表。出版有《李唐画集》《李唐画佛》《李唐戊子新作》《妙云行脚》《李唐精品绘画集》《妙云精舍画稿》《般若光辉》《工笔花鸟技法》《众缘和合》《菩提妙相》《文明和谐共同繁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佛眼相看》《般若莲花次第开》等专着。

  除专注于绘画,还热衷于佛教文化艺术及慈善公益活动,多次为世界各地佛教道场捐赠个人画作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