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紫砂壶:到底是艺术品还是日用品
时间:2017-08-14 11:49:45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汪宝根制、邵云儒刻饰四方白泥瓶

 

  汪宝根制、邵云儒刻饰四方白泥瓶

  

 

  

顾景舟指导青年技师

 

  顾景舟指导青年技师

  

沐心罗汉廖生塔

 

  沐心罗汉廖生塔  七月的骄阳,令阳羡的山水呈现出一种宝石般的明亮。资深紫砂评论者袁菲前往宜兴寻友访壶,数日奔波,她小有感慨,山水间的明亮确实多少掩盖了紫砂壶曾经的辉煌。

  七年前首个紫砂壶专拍

  把紫砂艺术推上一个高峰

  2010年,长风春拍推出了国内首个紫砂专场,由苏州吴江的一位藏家提供的60件紫砂壶精品拍得数千万元,骄人的成绩一时传为拍场佳话,并直接引发了多家大拍卖公司迅速跟进,将紫砂壶列为独立拍品门类进行大力推广。

  紫砂在传统“艺术品拍卖中栖身于杂项,在图录的排位中还常常比较靠后,但是随着品茶之风的兴盛和茶文化的深入人心,作为泡茶利器的紫砂壶也渐渐显山露水起来。”

  紫砂壶的价格高峰出现在2010年至2012年,来自北京、东北、福建、江浙的约二十位收藏者几乎垄断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家壶,这些主营房地产和能源产业的大藏家平均一人一年投入近1亿元收藏紫砂,所以,无论数量还是价格,以及技艺标杆和审美品位,收藏大家都对紫砂艺术走上高峰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

  追求艺术还是迁就日用

  确实是个困惑

  然而,随着近三年来整个艺术品市场遇冷,紫砂壶的价格出现了疲惫。只有吴湖帆、顾景舟这些不可再生的名家作品硬通货,哪怕价格动辄达千万元,仍然有人接盘、追捧。“这个道理与书画市场上的天价拍品是一样的,在市场金字塔尖上的艺术品不会受经济大势的影响。”但是,袁菲也表示,普遍在百万元价位的紫砂壶表现乏力,从收藏队伍的年龄与梯级构成看,紫砂壶收藏出现断层。“其中的缘由当然不少,我认为缺乏经纪人这个角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袁菲以书画收藏为例,书画界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作者、藏家、艺术评论、经营者、经纪人的圈层,各有定位,各司其职,比较健康,因此书画收藏本身不会出现断层。

  与高端紫砂收藏出现断层同步的,是紫砂壶的深入人心,紫砂壶的基本功能注定了其可赏可用的两个层级,在市场调整期,绝大部分工作室为了生存,重点投入到日用级紫砂壶的生产中去,全民买壶”的优点在于紫砂消“费层的不断扩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技艺和艺术发展的停滞,那些以老一辈名家大师为偶像期望“一生做一把好壶”的艺人,就很难出现。从这个层面上看,追求艺术还是迁就日用,确实是个困惑。

  市场调整中的应对:名壶新做

  目前宜兴紫砂艺人集中在70后至90后,他们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其中还有一些特别喜爱紫砂艺术的设计师转行而来,追求设计感、争做概念壶也成为一个小小的潮流,而且颇受主持人和名流这样的消费者喜爱。

  但是对于基本市场而言,最有力的应对措施是一个新兴现象:名壶新做。

  宜兴当地一位企业家数年前投巨资创立了紫砂艺术博物馆,据传藏有近百把顾景舟大师的作品,这确实是一笔令人咋舌的投入,但是接下来却是一个耳目一新的局面:企业以收藏的精品为范本,制作落有“百年利永”及作者名款的新壶,这样一来,普通人一生也无缘相见的孤品精品可以化身千百,进入市场,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成为企业收藏的“造血”来源,可谓精巧至极的策略。

  宜兴寻壶结束后,随着吐故纳新和水涨船高的审美与需求,一部分消费者会对艺人提出更多更好的要求,有想法的艺人也会不满足于行货普品的低端竞争,会慢慢意识到精品才是胜出的唯一方向,“有紫砂矿的稀缺与唯一性为基础,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市场需求,紫砂壶的稳步上扬,应该是个大概率。”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