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许钦松山水画品鉴会邀您莅临宝珍堂
时间:2017-08-17 09:25:57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许钦松山水画品鉴会暨精品展  

许钦松山水画品鉴会暨精品展   ⊙ 时间:2017年8月17日20:00

 

  ⊙ 地点:武汉宝珍堂艺术馆(楚河汉街万达广场2楼)

  ⊙ 内容:中国美协副主席许钦松老师将亲临现场,讲解创作历程和心得;宝珍堂将与武汉美术馆的展览(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同步,在此次品鉴会展出许钦松老师精品25幅,参与者均有机会获得许钦松老师精美画册一本。

  ⊙ 展览:作品展出时间为2017年8月17日-30日。

  活动地点图示

  

    场馆入口   

场馆入口

 

  

 场馆内景 

场馆内景

 

  

许钦松老师展览画册《吞吐大荒》

许钦松老师展览画册《吞吐大荒》  许钦松

 

  

  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并担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顾问。

 

  相关展览

  ?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

  ⊙ 展览时间:2017年8月15日至8月31日

  ⊙ 开幕时间:2017年8月17日10:30

  ⊙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1、2、3号厅

  ⊙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唐代诗僧寒山子所作的“寒山诗”为线索,将展出许钦松90余幅作品,将整个展览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通过寒山诗和许钦松的山水画卷,一面回望传统,一面展望未来。

  

 展览前言

展览前言  文/樊枫(武汉美术馆馆长)

 

  从中国山水画史书写的机制来看,只有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才能推进美术史的发展。山水画作为中国美术史构建主体,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山水画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绘画的代名词,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山水及其山水画所指向的文化内涵也已成为现当代山水画家创作的思想源泉。那么,山水画走到今天,如何以传统延续的方式进行现代中国画转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许钦松不仅是当代着名的版画家,也是当代山水画创作领域重要代表人物,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探索所作出的努力与成绩值得我们思考。

  许钦松从事版画创作多年,跨界进入山水画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路径。他以写生的方式,一方面重新思考中国山水文化及其山水画的创新逻辑;另方面则以此寻找个人山水画创作语言范式。写生,是他山水画创作很重要的取法手段。在写生中,透过古人的笔墨形迹,以当代人的视角思考过去已有的写生观念及其写生方式,同时对西方的写生方法进行借鉴。以“宇宙意识”深入探寻大自然的原始之美是许钦松一系列山水画作品的魅力所在。

  从眼中之山水到心中之山水再到笔下之山水,许钦松的山水画创作从早期色墨并重到如今的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艺术视觉追求,背后所呈现的是“许氏山水”的生成轨迹。他的山水画作品以用刀的方式丰富用笔的方法,层层积笔积墨,在线与点、水与墨、情与气的相互重叠中形成其笔下山水之气脉,使作品极具大山大水大笔墨的视觉效果,同时彰显出纯洁、刚健、抒情的时代气息。“许氏山水”以尊重自然的大文化观理念探寻人类的精神立足点,作品所构建的大山大水大笔墨的视觉追求成为许氏对当代山水画发展提供的新启示。

  从此次展览可以看出,许钦松多年以来坚持的山水画创作取得的突破是惊人的,每年都会诞生一批力作,无不见证他的创作足迹。他的山水画除了吸收岭南画派的写实传统之外,还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理念积极回应当下自然景观,以现实人文关怀介入当代山水画创作。许氏的山水画创作始终不断在寻求创新,2012年以来的这批力作,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新的开始。

  部分参展作品

  

 壁立千古,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壁立千古,248×62cm,许钦松,2015年

 残阳如血,34x68cm,许钦松,2016年

残阳如血,34x68cm,许钦松,2016年

 沧海无浅波,123x121cm,许钦松,2000年

沧海无浅波,123x121cm,许钦松,2000年

 崇山如叠,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崇山如叠,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岭云带雨,215x628cm,许钦松,2007年

岭云带雨,215x628cm,许钦松,2007年

 峭崖叠岫,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峭崖叠岫,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山底,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山底,248×62cm,许钦松,2015年

山河正气,180x145cm,许钦松,2011年

山河正气,180x145cm,许钦松,2011年

太行风云,147X368cm,许钦松,2015年

太行风云,147X368cm,许钦松,2015年

燕子沟途中所见  , 38x45cm     ,许钦松 ,  2013年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