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齐白石闲章汇总
时间:2017-08-23 14:32:17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齐白石篆刻初学浙派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多字官印等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

 

  白石老人将汉印中平正方实,转折圆而结体方的构图特点加以变化,使一字之内,外形方正,而笔意疏密参差变化生动,穿插自然而恣肆纵横,使章法在强烈的对比中得到统一。他还将篆书上密下疏的特点移人印章,大胆变革而不失法度。齐白石治印,强调不削不作,绝摹仿,恶整理,主张率真自然。

  所谓刻字解义,就是应懂得刻字的根本道理和基本要求,要充分发挥镌刻的作用。反对“摹”、“作”、“削”,就是反对机械摹仿,矫揉造作,细削修刮。齐白石主张的“快剑断蛟”、“昆刀截玉”也是这个意思。

  他用刀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其一是单刀侧锋直入,使刻出的线条,一面光洁一面毛燥,呈现出纵横之气,尤其大印,气势雄健,有雷舞万钧之势。其二是正刀与侧刀混合交错使用,使单刀的线条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目。齐白石奏刀痛快,强悍凌历,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依循严谨的章法。

  启功先生在《记齐白石先生铁事》中曾谈到他亲眼看到齐白石刻印的经过:先就印文查字书,把字写在印石上。再用小镜子审视后精心修改,最后奏刀。强调刀法的重要性,也是齐白石对弟子的一贯教导:“刻印主要在配合篆字的章法,要使字个个舒展自然,气势纵横,但是千万不要故意使宇仰头仲脚,造作称奇,那就索然无味了。”由此可见白石老人的艺术修养和创作风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白石老人的闲章中领略其篆刻风采吧!

  

二十经沧海

二十经沧海

墨池清兴

墨池清兴

杏语馆主

杏语馆主

霞中厂
毅斋

霞中厂 毅斋

借山门客

借山门客

百树梨花主人

百树梨花主人

夺得天工

夺得天工

书画癖
古人风

书画癖 古人风

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

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

品外
南皮张氏柳风堂石墨

品外 南皮张氏柳风堂石墨

知白守黑
何要浮名

知白守黑 何要浮名

有精神有事业
吉祥

有精神有事业 吉祥

铁夫珍藏

铁夫珍藏

白石曾见
白石门下

白石曾见 白石门下

微风闲坐古松
简斋

微风闲坐古松 简斋

寂寞之道

寂寞之道

不可居无竹
不贪为宝

不可居无竹 不贪为宝

前世打钟僧

前世打钟僧

静观
貌为奇石

静观 貌为奇石

浮名过实

浮名过实

赏画最乐

赏画最乐

犹有梅花是故人

犹有梅花是故人

接木移花手段

接木移花手段

风前月下清吟

风前月下清吟

乐石室
乐此不疲

乐石室 乐此不疲

吾不丑穷
闲云野鹤

吾不丑穷 闲云野鹤

湘潭人也

湘潭人也

一年容易又秋风
一夜吹香过石桥

一年容易又秋风 一夜吹香过石桥

鹧鸪啼处百花飞

鹧鸪啼处百花飞

落拓不羁
清风碧藕楼主人

落拓不羁 清风碧藕楼主人

杏花春雨江南
志和藏书

杏花春雨江南 志和藏书

翠云长年
醉白

翠云长年 醉白

千石印室
大匠之门

千石印室 大匠之门

太平无事不忘君恩

太平无事不忘君恩

患难见交情

患难见交情

天涯亭过客

天涯亭过客

江南布衣

江南布衣

叔度读书
知足胜不详

叔度读书 知足胜不详

蒙泉金石文字
墨缘长寿

蒙泉金石文字 墨缘长寿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思安
秋风红豆

思安 秋风红豆

连山好竹人家

连山好竹人家

谢氏吉金乐石
谦则吉恭则寿

谢氏吉金乐石 谦则吉恭则寿

寄萍堂

寄萍堂

大器斋

大器斋

一字黔铁

一字黔铁

流俗之所轻也

流俗之所轻也

一息尚存书要读

一息尚存书要读

韫山长寿

韫山长寿

中立不倚

中立不倚

西山风日思君

西山风日思君

淡泊宁静
清白家风

淡泊宁静 清白家风

白石篆字
西山如笑笑我邪

白石篆字 西山如笑笑我邪

白云青霞草堂

白云青霞草堂

吟诗一夜东方白

吟诗一夜东方白

家在清风雅雨间

家在清风雅雨间

淡静斋

淡静斋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