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将岩彩进行到底—2017岩彩艺术展
时间:2017-09-01 14:32:21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展览名称:将岩彩进行到底—2017岩彩艺术展

  主办: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策展人:荣剑

  参展艺术家:胡明哲、鲍营、戴剑舞、甘雨、金鑫、刘蕊、任晓红、孙博、吴竑、徐静

  展览时间:2017年9月9日——2017年10月12日(周一~周五10:30—17:00)

  开幕活动:2017年9月9日下午14:00——16:30

  艺术分享会:2017年9月9日下午14:00——16:00

  开幕酒会:2017年9月9日下午16:00——16:30

  展览地点: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展厅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9号楼蓝色光标公司北门

  媒体合作:雅昌艺术网、艺美中国网、新浪网、当代艺术网、中华时讯网、今日头条、北京时间、腾讯天天快报、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凤凰视频等

  岩彩何为?

  文/荣剑

  胡明哲教授和她的学生,长期致力于对岩彩的发掘、研究和运用,极大地开拓了艺术创作的语言和方法,将传统材质植入于当代艺术语境,引发了一场岩彩的语言革命。更重要的是,这个艺术群体的实践,具有明确的理论导向,形成了新的艺术观。即从岩彩的物质性中来把握和提炼艺术的本真性,通过艺术考古学和田园调查,深入理解岩彩的自然秉性和岩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既是寻求艺术之道,同时也成了艺术史的一个回溯,让观众得以看到远古先人的绘画之初是如何在当代的语境下发生变迁。进而证明,中国悠久的绘画传统,是来源于岩彩,从敦煌到龟兹,至今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的洞穴壁画,最精美的部分都是用岩彩塑造出来的。这是中国艺术之源,久经不息。

  岩彩绘画,是真正的自然绘画,来自于大自然的各类矿物材料,以它们自然形成的秉性和质感,构成了其他绘画材料所难以具有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特性。如果说,欧洲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宗教绘画是得益于坦培拉这一特殊的技法和材料呈现,那么,岩彩则完全是大自然经由人的艺术之手的自由表达,让历时几千年的敦煌艺术仍在当下熠熠生辉。所谓道法自然,在岩彩绘画中得以全面体现:艺术取法自然,艺术回归自然,艺术和自然同在。

  作品欣赏

《琴》系列,徐静,126cm x 24cm x 7,岩彩,2016《琴》系列,徐静,126cm x 24cm x 7,岩彩,2016
 《生命游戏》,刘蕊,170cm x 170cm x 80cm,岩彩,2016 《生命游戏》,刘蕊,170cm x 170cm x 80cm,岩彩,2016
 《心丝筑梦-1》,戴剑舞,150cm x 150cm,岩彩,2016 《心丝筑梦-1》,戴剑舞,150cm x 150cm,岩彩,2016
 《从远方来 到远方去》,甘雨,180cm x 144cm,岩彩,2016 《从远方来 到远方去》,甘雨,180cm x 144cm,岩彩,2016
《彼岸》系列之一,吴竑,120cm x 240cm,岩彩,2016《彼岸》系列之一,吴竑,120cm x 240cm,岩彩,2016
《第七日系列》,孙博,100cm x 100cm,岩彩, 2013《第七日系列》,孙博,100cm x 100cm,岩彩, 2013
《平凡物语》系列之二,鲍营,100cm x 100cm,岩彩,2016《平凡物语》系列之二,鲍营,100cm x 100cm,岩彩,2016
《东方岩彩——本质辉煌》,胡明哲,20cm x 20cm x 100,岩彩, 2016《东方岩彩——本质辉煌》,胡明哲,20cm x 20cm x 100,岩彩, 2016
《珊瑚记·我把它藏进衣袖》,任晓红,200cm x 125cm,岩彩.,2016《珊瑚记·我把它藏进衣袖》,任晓红,200cm x 125cm,岩彩。,2016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