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影响中国画坛的五位外国女艺术家
时间:2016-08-23 09:47:0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俄罗斯女画家雅勃隆斯卡娅油画《粮食》

 

  俄罗斯女画家雅勃隆斯卡娅油画《粮食》

  近代以来,国际上有不少画家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包括不少女美术家。

  如凯绥·珂勒惠支,她是杰出的德国女画家、版画家,代表作有《农民战争》,这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有斜三角形的构图。《纺织工人行列》《面包》《磨镰 刀》,鼓舞了人民的信心,她对中国的新兴版画运动和中国抗战时期的版画影响非常大,她的作品有力、大气、壮伟、激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桦、古元、赖 少其等版画都深受珂勒惠支的影响。她的影响甚至波及油画等画种,如胡一川的油画。

  第二位则是雅勃隆斯卡娅,原是俄罗斯人,后迁居乌克兰,她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女画家之一,作品为世瞩目。她于1943年在乌克兰基辅学习绘画, 之后留校任教,并获得众多奖项,是杰出的女画家。主要作品包括《粮食》等,表现当时苏联集体农庄的丰收场面,此画在中国画坛影响久远,而《春》获得了当时 苏联国家的奖项。她是很有艺术个性的画家,不同时期有崭新艺术风格,这是画家中很少见的,女画家更甚。在其名声的巅峰时期,她均没有停止,而是不断寻求变 化。又吸收了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的民间元素。后来还出现了颇具影响力的《傍晚》《下了一周的雪》《蓝色的门》等,作品风格多样。

  她对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尤其对当时美院的女教师、女学生影响尤大,她们甚至都希望成为“雅勃隆斯卡娅式”的女画家。如赵友萍、广东的鸥洋都受其影响,鸥洋的作品《女民警》《往事涌心头》等都有雅勃隆斯卡娅的一些影子,还有吴海鹰的色彩色块运用都受到其影响。

  我在青年时期画了一批逆光色彩的油画主题创作,也有借鉴了雅勃隆斯卡娅《粮食》等逆光的技法。

  再是女雕塑家薇拉·穆希娜,她是当时苏联革命年代涌现的一位优秀纪念碑雕塑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为人称道的大型雕塑,1909年进入莫斯科艺术学院学 习,她曾在法国雕塑家布德尔工作室,也在罗丹工作室学习过。曾创作《革命火炬纪念碑》《粮食》等雕塑。她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象征性和装饰性三者很好结 合。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是为当时巴黎世博会苏联展览馆创作的大型雕塑。一经问世,即取得世界性声誉。记得青少年时看的大量苏 联影片,每一部开头,是音乐伴穆希娜的雕塑出现的,可见影响之大。深具雕塑中纪念碑式的意义,刘开渠、潘鹤等创作的雕塑中都看到其影响。

  玛·卡萨特是美国印象派的代表画家,色彩灿丽、画面宁静,绝大多数题材表现母女与女性,主要作品包括《洗浴》及《船上聚会》《午茶》《夏日》等,她 二十岁入宾夕法尼亚州美术学院,后到欧洲深造,开始时研究科雷乔、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后到巴黎,接触印象派之后,深受影响,直接跟德加学习,她的作品画面 色调温馨,又灿美地描绘妇女和儿童生活。但她真正在美国享誉,是在去世二十年之后。而对中国的影响,则是改革开放后,包括上海、广东等地都有不少画家受到 其光色技巧影响。

  而玛丽·斯芭达利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的女画家,作品包括《爱的使者》《但丁幻象中的利亚与拉结》等,她的画,是唯美风格,柔美、细腻。对中国江南和沿海一些油画家,海外的华人画家中都有受其影响,包括陈逸飞的作品,陈衍宁的《檀香扇》和何岸等的作品。

  以上五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女画家,有三位都活到很高龄才过世,如雅勃隆斯卡娅88岁、斯芭达利83岁、卡萨特82岁。这也是画家中少有的。她们对 中国画坛起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当然,中国的画家都只是吸收而非直搬她们的画风,都化为中国的民族性与画家个性,五人当中,珂勒惠支和穆希娜两人刚阳大 气,而卡萨特与斯芭达利则充分表现为女性的柔美、优美。但不管何种风格,上一辈画家对世界影响力的的女画家艺术的吸收,确实对当今画家及女性画家在学习与 探索中,有颇多的启示。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