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现代粤籍画家中的拙笨一族
时间:2016-08-31 07:07:4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粤籍画家中的求拙美者

 

  高剑父 初秋图

  广东及至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非常温润,温和,在这个大地上产生的作品均以巧美、甜美、秀美、温美为主的艺术基调。不论绘画、还是文学戏剧,包括粤剧都是这样。

  但是,在这么一种氛围下,也诞生了一批守拙型画家,比如高剑父,作为岭南画派的撑旗人,他的画折衷今古,折衷中西,但在他的用笔上,反而多了几层拙味,也因 此,使得其与别的岭南画家拉开了距离。而且他的拙味还显得老拙,花鸟画当中的用笔固然是这样,最鲜明还是体现在书法,他的书法是一种苍劲老辣的用笔,特别是草书。虽然他的画大部分格调依然是秀美、温美,但他用笔上则追求守拙。

  第二位是杨善深,他是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与关黎赵合称“岭南四大 家”。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但他最大不同的是,杨善深的用笔也很强调拙味,守拙。他跟高剑父亦师亦友,由于受高师影响,他在用笔上也有很强烈的拙味,他的花鸟画、山水画和书法都有很明显的拙味,书法不但在用笔上,还是结体、造型上,都带有很强的拙味,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

  第三位是关良,早年画油画,但晚年主要以戏剧,尤其以京剧人物作为母题。他的画很明显在用笔上有一种稚拙的味道,既有苍拙用笔,但也有孩童般的稚拙,包括造型上,所以使得他的戏剧人物增加了不少天趣,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既是广东人,同时又是海派重要的国画家。

  第四个是赖少其,他主要活跃于华东和安徽,后回到广东。他一直追学金农、陈洪绶、龚贤等,这些前贤大师在用笔上都非常苍拙和有金石味,因而,赖少其是比较明 晰的守拙型画家,他的书与画作品被评价为“笔墨顽如铁 金石掷有声”,这些笔墨,苍古遒劲,均体现出一种守拙型画家的气格。

  再有就是陈大羽,他活跃于南京,然是广东人,也是潮人,带有岭东画派的影子,他的画也带有很强烈的拙味,另外,他学齐白石,而白石的金石用笔对他影响极大。

  再有丁衍镛,他学八大山人,但没有后者的悲愤苦涩,而是取诙谐幽默,一种谐趣的美,而且把八大山人和马蒂斯的中西不同元素融合在了自己 的造型中,和用笔的特色。

  说到广东的书法,不得不提到康有为和陈白沙,康有为是很强调守拙型的书法家,他强调碑学,强调金石味,那种“开张天岸马”的气势,纵横笔很有金石气息,碑学气息的“康体”书。非常强调拙美。

  陈白沙则写行草为主,其发端以茅龙笔来写,也有老拙烂漫的意趣。

  以上所述的画家和书法家,虽然都是在广东属为数不多的追求苍拙味的画家,但他们跟北方大多一味只追求拙味的画家不同,他们是巧中藏拙,秀中藏拙。从这些画家 看起来,广东画坛不但只有巧一面,也有拙的一面。只不过后者未成为主流。但这种拙中巧,巧中拙,使岭南的绘画增添了一些苍厚。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