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韩美林:艺术真功夫在于行万里路
时间:2016-12-22 09:39:4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再过几天,韩美林将正式步入“80后”。作为献给自己从艺60余载的一次纪念,昨天,他的个展“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博为中国艺术家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约5000件作品汇集了这位“老顽童”近年来所作书画、雕塑、陶瓷、设计类作品。“我们从不怀疑美林在艺术上的实力与创造力,”前来为老友捧场的着名作家冯骥才说,“他只用两年就可以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

  本次大展也是两个月前在意大利威尼斯启动的“韩美林全球巡展”的第二站。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展厅共分八大主题,全面展现韩美林的创作面貌以及经典作品。作为2017《丁酉》生肖鸡邮票的设计者,“百鸡迎春”板块是韩美林为本次展览特别精心创制的作品系列;“泥土的光芒”集中展示的是韩美林的紫砂、陶瓷作品,无论是灵巧精致的“美林壶”抑或是美轮美奂的“美林瓷”,皆为精湛技艺的呈现;而“远古的呼唤”集合了“天书”“铁艺”“岩画”等内容,是艺术家对传统的追溯;“神遇而迹化”则聚集了艺术家近期所作的重要公共艺术作品,其中的“关公的传说”和“佛像”系列,皆为中国当代城市雕塑中的杰作。

  “草木皆宾”板块,涵盖了过去鲜有展现的“椅子”系列、木雕塑以及蓝印花画布等内容。展厅一面墙壁上,铺满了花色各异的蓝印花布,这是韩美林近两年新拾起来的“老手艺”。他要给“蓝印花布”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设计图案纹样,帮助江苏南通当地手工艺人把这门传统绝活儿推向国际市场。

  说它于韩美林是“老手艺”,因为他早在60年前就接触过它。“你们不知道吧,我是学印染出身的。”1955年,18岁的韩美林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为第一届染织系学生。为了当好蓝印花布的代言人,韩美林多次前往当地寻访上了年纪的手艺人,还有那些代加工的工厂。“它的确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技艺,落落大方,可你只是埋头搞生产还不行,还得随着时代进步做出些当代的气派。”他在脑海里不停想象这样的场景:国外的宾客提上咱自个儿制作的蓝印花布袋,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味道,又不失现代感,多美啊。据了解,在为“老手艺”拓展海外市场的道路上,韩美林已经有了不少得力帮手,包括国际知名品牌爱马仕和罗意威都有意与他合作,把这种独特的中国元素融入其新品设计里。

  展览开篇同样别具一格,作为首先跃入参观者眼帘的板块“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它以编年史的方式,通过“时间轴”展现韩美林这些年行走江湖,向民间老艺人“求教”的点点滴滴。“没有这个 大篷车 ,就是说我如果不下厂,不下乡,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创作欲望,也没有这么多的形象,民间艺术对我的帮助太多啦。”韩美林说,每次和老乡在一起,他都感觉特别踏实,不光学习画画、剪纸、面塑、捏泥人儿,还有秦腔、评弹、黄河大锣鼓和舞蹈。“我一辈子受延安的那些老革命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不下去不行。你看我们现在美术学院的一些学生,会画的又有几个?都是拿着电脑闭门造车。真功夫还在行万里路。”他半开玩笑地说,他如今的构思稿即便用上二百年都用不完。这也是他的创作里很少发现重样内容的奥秘。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韩美林书画捐赠仪式。数十位嘉宾共同展开长达12米的狂草长卷《将材》,这也是韩美林捐赠给国博的80件作品里的一件。本次展览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将持续展至2017年2月12日。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