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韩利诚:按名头收藏字画不可取
时间:2017-02-24 10:27:5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编者按:什么样的书画值得收藏?好书画的鉴赏标准有哪些?哪些书画的收藏潜力较大?宁波美术馆的馆藏如何呕心沥血得来?宁波书画界又有哪些动人心魄的收藏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深受启发,因此相约深入采访,并陆续整理成系列,呈现给大家。

  记者了解到,宁波美术馆目前已经收藏了各类国画、油画、版画等19大类3300多件藏品,其中包括潘天寿、蔡铁峰、郑浩千等众多名家作品。谈到书画收藏的价值判断,韩馆长认为“书画的价值包括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是三位一体的。一般来说,博物馆侧重于收藏历史价值较高的作品,而艺术馆侧重于收藏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这方面和民间收藏比较趋同。”

  他告诉记者,书画收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收藏绘画性作品,也就是技法、艺术性强、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名画,代表人物包括范宽、张择端、李成、齐白石等;第二类是书写性作品,也就是技法、艺术性一般,但作者在文化界比较出名的作品,俗称“名人字画”,代表人物包括吴昌硕、徐文长、康有为、林则徐等;第三类是二者兼具的作品,代表人物包括赵孟頫、谢稚柳、张大千等。“在专业人士看来,第一类书画的收藏价值远高于第二类,然而市场的价值判断却恰好相反———按作者的名气收藏已经成为风气,造成了第二类书画的价格普遍高于第一类”。

  “崇名心理”同样反映在现当代书画收藏上。一直致力于推动宁波当代书画发展的韩馆长对此深表忧虑:“国内两次规模巨大的当代书画革新———一次是1979年的星星美展,开创了当代绘画向外学习的现代主义开先河作品;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八五新潮,系统地引进了世界艺术思潮,我们宁波的画家陈峰、吴镜卫等也曾参与其中。这两次革新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书画作品,但由于没有文化艺术中介机构做‘推手’,其间产生的书画作品及其作者大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非常可惜。书画收藏家不妨去寻找和关注一下这些书画作品,我认为它们的实际价值普遍高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很多经过机构包装的当代书画作品。”

  韩馆长说,宁波的书画收藏圈子有三个特点:一是“单头独进”,大藏家不少,中小藏家脱节;二是眼光和包容性不够,对书画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藏家只认“名头”或行家的“导航”,收藏投资的范围狭窄;三是收藏以古代书画为主,对现当代书画极少关注。“虽然宁波拥有不少在国内叫得响的大藏家,但艺术品财富的积累不能仅靠几个人,长此以往我们将落后于中小藏家频频涌现的金华、绍兴等地。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提高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关注书画收藏领域,为宁波文化的繁荣贡献一己之力。”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