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画廊札记》:以艺术为名的眼睛
时间:2017-04-02 08:39:03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远人在《画廊札记》中打破了由“专业性”带来的阻隔,将大师画作的思想与灵魂用举重若轻的文字呈现出来。这是颇有难度的写作。常识可以用常识来阐释,思想却只能用思想去解读,这本呈现着大师们在画作中表达的思想的作品,同时也呈现着远人在面对这些画作时的思想。

  《画廊札记》中的艺术家和他们的杰作全部来自19至20世纪,更集中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的这百年间。工业革命以降的两百余年来,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的野心和欲望空前膨胀。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绝望与怀疑,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也遭受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破坏。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发现人类作为种群的力量已无比强大,可作为个体的生命却卑微而无助。一切都在逐渐物化,一切似乎都可作为物而被消费,也日益如物一般冰冷。理想与现实,希冀与苦难,在众多的矛盾与对立面前,人们有太多的感受和思考需要表达。而作为表达方式的艺术自身也经历着巨变,当传统的形式和规则无法再适应更复杂更现代的表达,艺术家们也在寻求着艺术形式的突破。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这一时代诞生了太多的杰作。平淡而平庸的时代是无法拥有震撼人心的表达的,那个时代的蓬勃的艺术,或许也恰恰印证着那个时代巨大的迷惘与痛苦。

  艺术家的价值,正在于当人们被迷惘与痛苦压迫蒙蔽之时,仍拥有清澈的眼睛。他们通过以艺术为名的眼睛,观察审视着外部的世界与自我的灵魂,对时代和内心进行着反思和叩问,将他们捕捉与选择的瞬间凝结在画作里。每一位艺术家的画作都是一面镜子,用各自独特的光线和角度折射着时代和内心的一角。当我们把《画廊札记》中21位大师的镜子摆在一起,我们可以获得那个时代的人们丰富而真实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图景。无论是对现实的呈现还是对理想的寻求,他们都代表着人类对生命、对内心、对艺术和对世界的理解与期盼。或是如克利一般保有天真与梦想,或是如杜尚一般反抗与独立,或是如卢梭一般满怀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向往,或是如凡·高一般将生命透彻地燃烧。但没有人能够说自己完全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决定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应当说,世界的样子是所有人眼中的世界的集合,这正是世界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至少都提供了一种解释与改变世界的可能 ,当许多种可能聚集在一起,我们就能对世界和人类自身拥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大师用他们的眼睛解读着世界与内心,在《画廊札记》中,读者也通过远人的眼睛解读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远人所解读的艺术家与作品,正是远人提供的一种可能。远人从来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下定义,《画廊札记》更不是死板枯燥的教科书。同艺术家们的画作一样,《画廊札记》最终实现的是一种交流,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作者与读者试图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共同努力,也正因如此,《画廊札记》在呈现大师画作的同时,也呈现了真实的远人和他的思想,读者也终会从这些文字与画作中寻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