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书画艺术界频繁搞展览给谁看
时间:2016-07-25 09:25:42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近年来,我国书画市场一直热闹非凡,与之相随的,是各种书画展览频繁。尤其是民间的书画展,数量多,形式各异,大有遍地开花之势。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仅在长沙,以各种名义举办的书画展览多达上百场次。水只有不停地流动才会新鲜,艺术作品只有进入展览大厅才会被人认识,价值才能体现,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上看,举办书画展览总是一件好事。但笔者在走访中却发现一个现象,开展时是“热闹登场”,开幕式结束后,不少展览现场观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书画展都没能达到策展人想要的目的,展前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展览尽管也是“热闹登场”,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的冷漠,不少展览观者寥寥,实则为“尴尬”的展览。

  书画展览为什么如此寂寞?展览到底办给谁看?是观众没有慧眼,还是经营者的理念跟不上时代?面对冷清的展览,我们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一位业内人士承认,事实上,公众对书画展览的不领情并非个案。不少展览,开幕好不热闹,开幕式一过,再没人前来观展。前几天,笔者去某艺术展厅参加由几十位画家的联展,媒体来了十几家,开幕式可谓办得热闹非凡。下午当笔者再去该展厅时,偌大的展厅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外,仅有一位观众。观众为什么对展览没有热情?该艺术展厅负责人也一直为此而困惑。

  一位从事文化工作的多年的业内人士说,人们对书画展览的冷淡,说到底是这种文化消费在他们眼中,只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整个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家长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书画艺术的巨大教育价值。

  有人则这样解读: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回到书画展览究竟办给谁看上。现在大多数书画展览是“专家的展览”,纯粹是“为办展而办展”,或为名声炒作需要,或为完成任务,领导光顾了,媒体报道了,就算成功了。至于展览品质怎样,效果如何,没人真正关心。更有许多展览,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很难读懂其艺术语境。普通公众看了展览,如果无可受益,久而久之,自然敬而远之。资深策展人刘晨对频繁的书画展现状曾直言不讳:目前,不少艺术家办展不是以观众为本,而是孤芳自赏、脱离观众,展览重陈列、轻服务,使传统书画艺术日益失去了其最为丰厚的社会和文化土壤。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