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瑶里,总会有一种有缘无分之感。为什么呢?实在是因为我与瑶里有过太多的憧憬与错肩。说憧憬,是早听说瑶里那碧绿的群山、清澈的小溪、闲适的古村以及淳朴的民风。说到错肩,也的确是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路过这个赣北小镇却始终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没能踏足这片神奇的土地。
谁知,在这个秋天的入口,我却顶着秋日的丝雨,乘着微凉的秋风,终于与“她”邂逅了……
起了个大早,搭上了微友的车向瑶里进发。南昌至瑶里全程大约240KM,高速过路费85元。从南昌驾车途经瑶湖大桥至德昌高速走82.9KM后至济广高速走70.7KM后再转杭瑞高速走12.6KM就到瑶里服务区了。
一路上,汽车在霏霏的细雨中穿行。将脸贴在窗框上,看着窗外的雨湿了远处的山,湿了近处的草,也淋湿了我的心。
由于大家对线路都不是很熟悉,而不巧的是中途车辆导航又出现问题,在经历了迷路的插曲之后,我们直到中午时分才抵达瑶里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由于自驾游门票是需要在进入景区前在售票处换取进入景区的凭证的。所以,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们驱车前往离景区大门最远的汪胡开始游览。汽车驶进山路,下了一上午的小雨居然停了,可湿湿的青山也升腾起白色的云雾,就像是在一长宣纸上用青黛色的淡墨晕染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板路,我们走进了汪胡的森林。此时,我们满眼的,尽是蔽日参天古树,一股芳草伴泥土的清香也扑鼻而来。
据说,这里的古树平均年龄都在400—600岁,有的甚至有1000多岁,其中的红豆杉、南酸枣树、鹿角杜鹃和甜槠树,它们高大粗壮,在众多树木中十分显眼。
顺着通幽的曲径蜿蜒前行,脚下的木板路变成了石头台阶,一阵阵清凉的水气向我扑来。踏上赫然眼前的铁索桥,桥下瀑布飞流,桥边芳草菲菲,远处森林尽头接着农家田,幽幽的风吹来一阵阵青草的气息,沁人心脾……
走进瑶里,已是黄昏时分。青山拥抱的一条浅谷里,零零落落的几株不知名的花儿已守候在古镇的小道旁,欲语还羞,一片片的竹林清幽翠雅,映衬在湿漉漉的青黛色山坡处,灼灼其华。
此时,天空又飘起了细细的雨丝,雨水将脚下的青石板染得能照出人影。叽喳的小鸟时而在如丝细雨中嬉戏翻飞,时而用翅尖掠过缓缓流动的河水。
同行的美女在河水边凹着玲珑的曲线,那鸟叫声、流水声、嬉笑声融合在一处,竟像一曲水榭云轩中的琴瑟丝竹。站在用数十根木桩支撑起的独木桥上,任目光穿越那袅袅的轻烟,触摸刻在黛瓦粉墙上的岁月沧桑;随耳朵跟随那小桥流水,倾听融化在涓涓河水里的光阴故事。
顺着瑶水前行,一幢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岸。而那翘角飞檐,似乎是名家的笔尖,在天青色的天空上写下一幅娟秀灵动的行楷。
顺着一条条弯曲的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走进古镇中心,你可以在这个巷口遇见一位提着菜篮子的老人;而在那个院里,看见一群玩闹的孩童。而转过弯来,又是几位大爷坐在门槛上抽烟聊天。洗尽铅华,这一幅幅不经意的平淡的画面,勾勒出了瑶里本地人生活的质朴和本真。
忽然间,想起顾城的诗: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而此时的我,就想只这样静静地站着,什么也不说……(据新浪网消息)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