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书画视点

  • 艺术漫谈—谭永虹

    艺术漫谈—谭永虹

         艺术之法言者甚多,艺术之道言者亦多,然可观者鲜矣。纵观历史,唯有经典永恒。  经典即精神、而非面貌。从心(精神)者为上,从形(物质)者为下。  中国书画表现的境界

    2017年03

    07

  • 油画风景的现实与困惑

    油画风景的现实与困惑

         现实主义的风景画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互换的过程中对自身本质的观照。因此,风景画对自然美的表现从来不是对自然本身的认识,而是人类

    2017年03

    06

  • 对中国书画,得看得到董其昌这个“标尺”

    对中国书画,得看得到董其昌这个“标尺”

      七十多岁的知名画家了庐与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凌利中多年前曾合作出版《文人画史》一书,师从张大壮先生的了庐坦言由于时代的影响对董其昌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而凌利中进入上

    2017年03

    06

  • 马勒维奇的至上主义作品如何在战乱和独裁中保留至今

    马勒维奇的至上主义作品如何在战乱和独裁中保留至今

      一百年前,俄国画家卡基米尔·马勒维奇(Kazimir Malevich)举办了首次至上主义绘画展,在艺术界掀起了一阵飓风;一百年后,包括奥地利、法国与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各国纷

    2017年03

    05

  • 水墨就水墨,哪有新旧之分

    水墨就水墨,哪有新旧之分

      这些年,“新水墨”概念的确是毫无疑义地火起来了,尤其是去年底在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Ink Art”展着实让国人欢欣鼓舞了一番。一时间各种关于新水

    2017年03

    05

  • 谁敢说“遍临百家碑帖”了

    谁敢说“遍临百家碑帖”了

      书法家新闻专访、书法评论,或者是书法家自己写的“学书自述”之类的文章,经常会看见这样的描述或陈述——“弱冠学书,遍临百家碑帖”、&ld

    2017年03

    04

  • 邱振中与沈金波:书法未来以及绘画时代的到来

    邱振中与沈金波:书法未来以及绘画时代的到来

      书法在中国大陆已与往昔不同。但这绝不是说书法所取得成就的减少,而与之相反书法的创新性及探索性却在日益增强。在美国,我们一直在重复中国是“毛笔(brush)”

    2017年03

    04

  • 新水墨市场的热与冷

    新水墨市场的热与冷

      从风头正劲到市场热度的放缓, 新水墨市场走了不过四五年的时间。有人讲,新水墨市场“昙花一现”令人叹息, 但学术与基因的先天不足, 早已为短暂繁荣埋下伏笔。

    2017年03

    03

  • 《女史箴图》不来中国 我们还有马云的三星堆兄弟

    《女史箴图》不来中国 我们还有马云的三星堆兄弟

      今年3月2日起,有家叫大英博物馆的机构做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将有9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康侯簋,商

    2017年03

    03

  • 九成画家没稳定收入 七成画家终生没收入

    九成画家没稳定收入 七成画家终生没收入

         (甘守贫穷出名的宋庄艺术家们)  艺术家难道不已经是一种职业了么?——如果一种工作90%的从业者都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其中75%是终生没有收入,那么她还

    2017年03

    02

  •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当今的社会土壤,传媒高度发达,文化娱乐化,影视演艺和网络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多上电视便出名,多出场便走红,更有人出位搏出名。现今的所谓“名人”确实已非彼名人,

    2017年03

    02

  • 中国油画要去“水粉化”

    中国油画要去“水粉化”

      油画,是地道的西洋画种。它像乐器中的钢琴,表现力很强。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可以反复修改和深入刻画,色彩丰富。在中国,油画有规模的传入是19世纪初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苏联

    2017年03

    01

  • 杨之光去后 广东人物画何时再有大风光

    杨之光去后 广东人物画何时再有大风光

      杨之光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新人物画”画家。继关黎之后,他可算是岭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画家。虽然现在在世的人物画家,也不乏优秀者,但从威望上,从每个时期都有代

    2017年03

    01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