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画廊

丝路心迹 刘灿铭现场写经乌鲁木齐站
时间:2017-08-22 11:35:0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志顺主持活动

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志顺主持活动

刘灿铭致答谢词

刘灿铭致答谢词  2017年8月20日上午十一时由民盟江苏省委,民盟中央美术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新疆书法家协会,现代快报和华衣集团共同主办的“丝路心迹一一刘灿铭现场写经活动(乌鲁木齐站)“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山路349号二楼文化艺术交流室成功举行。新疆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君超,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王天丽,新疆军区文网中心主任臧家兵,新疆自治区文联联络部副部长李延芳,华衣集团董事长丁勇等参加活动,活动由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志顺主持。现场创作的楷书《心经》由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收藏,王天丽副馆长代表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向刘灿铭先生颁发收藏证书并讲话。

 

  

写经现场

写经现场  此次现场写经活动,是对2015年“丝路心迹——刘灿铭写经书法巡回展”的一次延伸,以敦煌为起点,一路向西在丝路重镇进行现场写经活动,使观者对写经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并参与其中。此次乌鲁木齐现场写经是活动的第三站,现场写经作为有别于传统书法展览的表现形式,颇具新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与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收藏了刘灿铭《心经》作品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收藏了刘灿铭《心经》作品  乌鲁木齐是一座发祥于新石器时代亚洲之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毗邻中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商贸文化的重要枢纽。迄今未止,国内唯一保存完整、最原始的“古丝绸之路”便是迪化至伊犁的官道。公元一世纪时,佛教便传入此处,成为后来乌市灿烂宗教文化的一部分。这颗丝路明珠上,刘灿铭先生以现场写经的活动方式,用当代书法家的书写重现古城昔日的文化风采,赋予它当代文化创造的活力,既是对古丝路文明的一次致敬,又是对当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

 

  

刘灿铭与新疆自治区文联、书协领导交流

刘灿铭与新疆自治区文联、书协领导交流

新疆自治区晚报记者采访刘灿铭

新疆自治区晚报记者采访刘灿铭  刘灿铭先生现任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教育部美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现代书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泰州书画院院长等。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届获全国奖;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届获奖。2006年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得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4年当选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十大影响力人物。

 

  

合影!合影!

合影!合影!  丝路为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在近现代人们抹去黄沙的掩埋后,它仍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保存了无数的瑰宝。在2015“丝路心迹——刘灿铭写经书法巡回展”历经九站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7年深入基层一线从敦煌出发,途经新疆吐鲁番,来到乌鲁木齐贴近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直观的了解书法创作过程。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他身体力行的将传播写经文化视为己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参与其中。此次写经活动不仅是刘灿铭先生一次传播文化艺术之旅,还展现了他身为当代书法家对时代脉搏的牢牢把握,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

 

  

签名赠书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