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百家奖知青颖儿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三周年特展“体用一源”在京开幕
时间:2018-12-26 10:28:2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由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大川文化、谋道文化承办的2018·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三周年特展“体用一源:面向未来的水墨艺术”于12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体用一源”特展将目标锁定在当下的创作现实,聚焦于水墨艺术未来的发展,选取35位水墨艺术家的精品力作60余件,从不同维度呈现水墨艺术现状,体现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艺术家袁武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体用一源”不仅是2018年的收官之作,也是下一年的跨年大展。这样的展示为水墨艺术赋予了更宽泛、更自由的表现空间和创作意义。使新的水墨艺术尽情的承载了传统的高度、时代的意识和个人的追求。愿我们的水墨表现无须坚守,只有自由表达!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平台,这是一次有未来的展览。

  艺术家王晓辉连续三年都参加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他表示,每一次展出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种不同也是这个展览所要表现的宗旨。第三届水墨年鉴展借以“体用一源”,来深度观察和梳理当代水墨的多元性。在当下,能有更多的艺术家去深度体验生存现实并坚守独特探索、用更纯厚独立的文化思考来培植思想、未来水墨就一切皆有可能。

  策展人魏祥奇表示,展览重提北宋程颐“体用一源”的理念,旨在反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规范的思想史景观。当艺术家强调自身的直觉意识,在其思想深处抛开二元壁垒,没有体用差异时,便能直指本心,达到艺术本源。

  艺术家李津表示,“体用一源”这一展览主题非常深刻,程朱理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正是在宋明之际,中国水墨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社会环境急速变化的当下,以中学来研究中国当代水墨非常值得期待。参展艺术家刘国松则表示:希望借助高品质的水墨艺术展,建立属于本土的评价、评判标准,不以西方的眼光来判断,将水墨艺术的发言权“拿回来”。

  参展艺术家徐累相信,“走向未来的水墨艺术,必然是具有国际视野,又心源中得。这一代人,要替古人做古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才算出息。”

  三年时间以来,中国当代水墨年鉴深度合作艺术家131位,吸引近百万名参观者观展。年鉴发起人张凯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年鉴也在不断审视当前水墨艺术的发展路线,检验当代水墨艺术的学术基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不仅在水墨发展史上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展现的学术、先锋、专业态度,也为水墨艺术的未来发展树立了典范与标杆。

  年鉴共同发起人、出品人张宗喜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当代水墨经历了历史的锤炼和洗礼,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和活力,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当代水墨的能量,一定会成为未来中国当代艺术新的起点。

  1. [内容来源: 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