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莫文蔚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我国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
时间:2019-04-28 11:50:11  来源:美术报  作者:  

  原标题:我国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

  此次,《坤舆万国全图》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于4月16日在浙江美术馆馆庆10周年首个特展“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展览中亮相。它是南京博物院从未外借的“国家宝藏”,每次公开亮相后,都需要至少休整3年。

  《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图,该图于明万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后,刻本在国内已经失传。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并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把子午线向左移动170度从而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这样,中国就自然而然位于该图的中心。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

  这幅地图所绘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颜色区分。山脉以写景法描绘,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则以深绿色绘出水波,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在地图圈外还绘有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蚀图、月蚀图、赤道北地半球图、赤道南地半球图、中气图等小图,包罗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头,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驼鸟、恐龙等8头。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这幅珍贵的世界地图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1922年,北京琉璃厂悦古斋从地摊上购得一套《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考证,该图为清宫旧物,因清帝逊位时的动荡而流出宫外。当时一位身处北京的外国人得知此情况后,欲出资购入运往国外,并且已经初步达成协议。消息被商务印书馆的经理孙伯恒得知后,立即报知了当时的北平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时任馆长的裘善元赶紧派人与悦古斋磋商,最终以重金购回,入藏北平历史博物馆。“九·一八”事变后,为确保文物的安全,1936年,北平历史博物馆并入地处南京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全国解放后,前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这幅珍贵的世界地图遂一直由南京博物院珍藏。

  利玛窦(1552—1610)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马塞拉塔人。利玛窦出生于贵族家庭,1571年加入耶稣会。26岁时随意大利神父罗明坚前往印度传教。万历十一年(1583),途经澳门进入广东肇庆,并由此辗转于韶州、南昌、南京。在此期间利玛窦得以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接触并结交了一批如叶向高、李贽、徐光启等明朝的士大夫,向他们传播天主教教义并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万历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入京觐见,得到万历皇帝赏识并被允许留居北京。利玛窦在华28年,翻译、编撰了大量西方着作,如《天主实录》《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同文算指》等。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也是极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科学家。

  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号凉庵。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浙江杭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任太仆寺少卿、南京工部员外郎。明代着名学者、科学家。李之藻年少时便喜好阅读天文、历算典籍。万历二十九年(1601)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跟随他学习西欧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万历三十八年(1610)皈依天主教。曾译有《同文算指》《圜容较义》《浑盖通宪图说》等着作,编撰有《天学初函》五十二卷。崇祯二年(1629),与徐光启修订《大统历》,又自编《崇祯历法》,吸取西方历法优点,奠定了我国近300年的农历基础。

  1. [内容来源:美术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