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让文明成为“清凉一夏”的底色
时间:2019-08-21 07:55: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原标题:让文明成为“清凉一夏”的底色

  今年暑假,各地博物馆又迎来了客流高峰。在部分名气较大的博物馆,日进馆人数甚至连续多天逼近或超过客容量红线。民众愿意走进博物馆,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好事,但把这件好事真正办好,并不容易。

  这几年,博物馆的社会热度迅速升温。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对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保障,也有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博物馆的宣传,当然也离不开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及欣赏、审美水平的提升。

  进馆的人多了,问题就不可避免。从追逐吵闹到违反规定触摸藏品、使用闪光灯,再到最近广东发生的“游客留言簿抱怨”事件,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的不文明游览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馆内有序的参观环境,也给博物馆带来了管理压力。

  在多数情况下,不文明现象发生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多采用口头劝阻的方式,当事观众也能及时改正。可在一些博物馆的展厅,由于工作人员不足等原因,加之个别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礼仪不了解或者不认可,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观众文明有序参观是博物馆正常运行的关键。只有每位观众都知晓并自觉遵守参观规定,博物馆才能提升服务效能,给观众更舒适的参观体验。

  对此,博物馆及相关方面应努力思考,如何应对假期参观热潮。笔者认为,应从展览设置、活动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着手。

  首先,博物馆应针对青少年儿童等群体的特点,在展览设置上统筹考虑。在保证文物、藏品安全的前提下,创新展览的呈现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做到既有吸引力,又有安全保障。

  其次,博物馆应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优势,结合馆内实际开展公共教育活动。要结合民众的需求开设专门的体验课程,为孩子们讲解博物馆的参观礼仪,创造条件给孩子们提供与文物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第三,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团队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所在城市的大中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密切合作联系,创新开展如“今天我在博物馆守护文物”等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博物馆的管理中来。

  最后,博物馆应加大公益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文案来告诉观众:博物馆不是商场,也不是游乐场。博物馆是欣赏、感悟历史文化的所在地,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但不要用手摸,也不要喧哗吵闹。每一件藏品,都是“怕摸、怕吵的小宝宝”。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