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用精美创作呈现多彩世界
时间:2019-09-03 09:13:29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作者:  

   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8月30日至9月20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如约而至登陆中国美术馆。本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为主题,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

  本届双年展征稿范围扩展到150个国家,成功征集到近130个国家的近九千件投稿。最终共有来自五大洲113国的595位艺术家入选并参展,参展作品共计640件,其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194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共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6个特展。

  特展是历届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便于集中地展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当代美术的独特面貌。另一方面,在双年展主展中无法兑现的效果,如一人多件作品或者系列作品的展示,就可以在特展中自如落实。

  针对此次双年展主题“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具体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一主题则呈现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中国艺术家以其作品的独创性,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当代艺术光谱中的亮色;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所表达出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主张,深刻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意涵。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艺术家不断融入世界,参与全球当代艺术体系建设的历史。换言之,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是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中展开的。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家已是世界艺术格局中的一员,而非看客。

  北京双年展的中国模式,体现在展品形式上坚持以绘画、雕塑艺术形式为主,同时也适当采纳装置、影像等新媒体艺术形式。这是因为绘画、雕塑艺术在中国拥有丰厚的传统资源、大量的创作队伍、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公认的评价标准,同时坚持架上绘画也顺应了当代国际艺术绘画回归的潜在趋势。当代绘画、雕塑艺术并未因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而过时或消亡,相反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不断完善、更新和丰富自身,在当代艺术中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 坚持以绘画、雕塑艺术为主的展品形式已成为北京双年展的一个独特品牌。一位参加首届北京双年展的瑞典艺术家说:“在欧美的当代艺术展上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影像、装置,在中国能看到如此众多来自不同国度的绘画、雕塑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北京双年展被誉为“当代国际绘画、雕塑的中国支点”。

  据悉,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参展国家从首届的45个增加到本届的113个,先后有4千多位各国艺术家参展,累积有百万人观展。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