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胜,祖籍四川省广安县,1946年9月生于贵州省金沙县禹木镇。1963年8月参加工作,1968年8月入党。中央党校毕业,大学学历。1963年8月任贵州毕节第一小学教师,1968年3月任第13集团军37师炮团战士、文书、班长,1970年8月任第13集团军37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6年6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副科长,1983年6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85年7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87年7月担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90年8月任总政歌舞团政委、党委书记,1992年8月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后任某集团军副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99年4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正军职)兼党委书记,2003年12月任总政直属工作部部长。2006年12月退役。少将军衔。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
人物评价
申万胜于军旅生涯中长期负责部队文化宣传工作,由于工作之便和志趣所投,于诸多艺术门类涉猎颇深,而又以书法用心、用志、用情为着。他对于书法艺术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爱、挚爱和酷爱,并把书法当做事业和生命的重要部分来看待。几十年来,他乐此不疲,孜孜以求,再加之融以军人豪爽豁达的气质和大度洒落的个性,终于形成了拙雅沉雄、浑厚高古的独特书风,为识者所称道。
申万胜军旅工作的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但对于书法的热情却从未有丝毫减弱。难有整块时间临池,他就在工作间歇里读帖、默帖,而每每周末或午夜,为避亲友、故旧之扰往往闭门于居室,流连于笔情墨韵之间,几达废寝之境。
申万胜习书自魏晋入手,对秦汉及明清书风格外偏爱,并从中找到了与自我性情的契合点。他痴迷于书法传统,在碑版的反复转换中,培植了深厚的笔墨根基。他对优秀传统的汲取,绝不仅仅局限于形似,而是强调对“度”的把握,并坚持纵向取幽,横向取胜,多方撷取着所需要的营养。
申万胜于诸体中最擅长行草。与时下书风截然不同的是,他的行草作品执意追求重、拙、大的浑厚之美,以博大沉雄的力感来感染观众,并从中体现书家作为军人对“壮美”这一审美理想的追求。其书风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沉雄洒脱中寓凝重、老辣、生涩,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假修饰而一任自然。同时他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避就,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时代精神。其落笔作书之际,横竖波磔,圆中寓方,枯润相间,轻隽求挺而不失之野,爽然求润而不失之媚,时而苍雄若古,时而沉着华滋。其书无论是巨制佳构还是尺短小品,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直率、朴厚、开张的气象,散发着浓浓的文人气息。其书风形成除悟性与功力因素外,还来自于秉性与取法,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在长期求索中发现自我、把握自我的过程。
申万胜把书法置于当代文化大背景中进行认真思考,不断扩展着对书法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内敛的笔势、含蓄的起止、刚毅的内质、古拙的趣味,印证着他性格的执着。浓郁的书卷气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儒家思想内涵,是申万胜书法艺术中很重要的支撑因素,故他的作品给人以儒雅、洒脱的审美感受。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