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鉴藏知识

  • 收益稳风险低 砚台收藏成新宠

    收益稳风险低 砚台收藏成新宠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过“我认为古董收藏比股市好,至少它不会像股市一样暴跌”,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激起了千层浪,让老百姓将视线转向了古董收藏,看到了不一样的投资渠道,开辟了投资理财新天地。

    2017年11

    06

  • 予所收藏 但使永存吾土:记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张伯驹

    予所收藏 但使永存吾土:记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张伯驹

     张伯驹一生酷爱收藏,为了收藏他不惜倾家荡产,最终将一生珍藏都捐给了国家,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启功称赞他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2017年11

    06

  • 吴湖帆对正统派绘画的鉴定无出其右

    吴湖帆对正统派绘画的鉴定无出其右

    民国时期,上海是全国最大的书画市场,吸引了大量艺术精英来上海卖画。当时在上海的画家可以千数,而北京数得上的画家仅四五十人。作为继吴昌硕后上海画坛崛起的又一代盟主,当年的吴湖帆可谓名动海内外。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澂,是清代兵部尚书,退休后归隐南方,成为东南一带的文艺领袖。书法篆刻大家吴昌硕也曾是他的门客。吴大澂是苏州人,收藏了大量姑苏一带画家的作品,也深受影响。

    2017年11

    01

  • 齐建秋:如何收藏具备“传世资格”的书画艺术?

    齐建秋:如何收藏具备“传世资格”的书画艺术?

    宏篇巨制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画史上的传奇,这位18岁的少年完成以后就绝笔而去,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平生仅凭此一幅画就坐享大名,也是美术史上的奇迹。从阔大恢弘的午门展厅观览出来,蓝天白云之下,意犹未尽。望着故宫金碧辉煌的殿宇,竟匪夷所思的忽发奇想:想先秦两汉的嬗变,大唐两宋的盛世,及至明清的延承,那数不尽的亭台楼阁,金银财富,奇珍异宝,除眼前这有几百年历史的皇家宫殿和少量的文玩字画,那数不尽的财富,确切一点说,这么多的钱财都到哪儿去了?

    2017年10

    24

  • 书画防伪 急需培养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鉴赏家

    书画防伪 急需培养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鉴赏家

    自古以来就有假书假画,这是个客观存在,不必大惊小怪,既算不得道德问题,也算不得是非问题。就拿王羲之的书法来说,他的书法真迹,如今一幅也找不到了,我们所看到的是唐人的摹本。相对于王羲之的真迹,应该说所有摹本都是假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早已将摹本当做真迹一样看待了。

    2017年10

    20

  • 挑选版画不是一蹴而就

    挑选版画不是一蹴而就

    收藏与买一两件作品装点家庭是两回事,但后者是起步,要遵从内心。如同做任何事情,多读相关书里的知识,日积月累,不可急于求成。

    2017年10

    17

  • 鉴定界二三事:大师谢稚柳、徐邦达的“怼”

    鉴定界二三事:大师谢稚柳、徐邦达的“怼”

      书画鉴定和围绕着它的学术争论,曾经是一个当代收藏鉴定史上最重要的话题。在过去,各家收藏背后都有鉴定家作为掌眼人在活跃着。但因为彼时玩收藏的都是高官富商资本家,圏子很小。即使有自由交易买卖,如大城市天津、上海、长春和北京,大致不会有出圈离谱太多的事情发生。至1949年以后一段时间内,文物交易在民间被禁止,收藏鉴定都是国家博物馆和文物商店的事,当然也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圈子。但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90年代初文物市场开放解禁,大量民间人士涌入,收藏鉴定遂成为庶民百姓关心之事;而随着书画交易的从专业圈进入社会

    2017年10

    12

  • 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揭秘

    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揭秘

     醇厚的深蓝外表,宛如静谧的夜空,让作为阿富汗“国石”的青金石成为了文玩市场上人气飙升的一款玉石,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纯正色彩以及男女通吃的点缀效果,赢得了众多藏友的喜爱。但是随着青金石价格的上涨,加之原料十分稀少,一些不良商家又把目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2017年09

    29

  • 老年藏友需警惕“错版币”连环套

    老年藏友需警惕“错版币”连环套

     2016年以来,张某等人在北京市多个区域以“错版人民币”能到银行兑换高额现金为诱饵,利用事先伪造的“错版人民币”对老年人进行诈骗。近日,丰台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了张某等三人。

    2017年09

    29

  • 收藏天下: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丰收图景

    收藏天下: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丰收图景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愈发向往农村的春耕秋收。如今秋分已至,全国上下陆续进入了农忙时节。农业乃国之根本,第一套人民币中有不少图案设计取材于农业生产,当中三枚恰与丰收有关,它们在藏界广受追捧。

    2017年09

    27

  • 榜书审美摭谈——气象壮丽 酣畅痛快

    榜书审美摭谈——气象壮丽 酣畅痛快

    榜书是什么?初听到这个名词,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编者简单做了一下调查,发现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榜书便是悬挂在门楣上的匾额,以及用毛笔写出的大字。

    2017年09

    26

  • 收藏爱好者 筑牢防线再“扫店”

    收藏爱好者 筑牢防线再“扫店”

      时下,很多收藏爱好者喜欢逛一些古玩店——业内俗称“扫店”,认为那里有“品位”,可以淘到“上乘珍品”。殊不知,古玩店也有诸多的“局”,藏家必须在筑牢自己心理防线的基础上,再去“扫店”。作为藏家,该如何理性地“扫店”呢?笔者在这里向同好提几点建议,也算是小小的“爆料”吧!

    2017年09

    25

  • 啄木声声:书画不可“贪大求长”

    啄木声声:书画不可“贪大求长”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书画界出现了一种“贪大求长”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书画家的作品尺幅越搞越大,只要一下笔,动辄四尺、六尺、八尺整纸,有的书画家似嫌不过瘾,乃至出现了丈二匹、丈八匹甚至更大的尺幅。如此一来,一批批大而无当的“巨幅作品”便横空出世,炫人眼球!

    2017年09

    25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