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
它像小伙伴之间一个会心的眼神那么温暖,它像朋友们聚在一起的一场盛大party那么开怀,它像你在台下聆听着我,我在台上想念着你。
12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多功能厅,"刘虹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来了。随他们来的,还有那八首心中的歌。胡琴重奏对中国音乐的室内乐形式来说,还是一个过于年轻的名字。几个人,用手里的胡琴,演奏着不同的声部,又可能再与其他种类的乐器相遇。他们演奏的是我们那么熟悉的旋律:《末代皇帝》、《悬崖上的金鱼姬》、《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任何一句旋律,都能把你我瞬间带回到脑海中的那片景象里去,甚至鼻尖已经闻到了彼时深宫后院的浓重或青草芬芳的清爽。
这场音乐会筹备了一个月,不,应该说筹备了五年。从小组首部作品的第一个音在排练室奏出,从学生们茫然无措的眼神到此刻舞台上淡定自信的神情,从作品整理到每首乐曲的排练,从校内预演到音乐会当天下午有序的彩排,一切都像一场激动人心的惊喜,在12月4日的北大百年讲堂静静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本场音乐会集中呈现的是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老师芮雪的作品,他是作曲家,也是刘虹老师的好搭档。在排练过程中,根据排练情况、声部关系再次进行调整和最终确定,一遍遍的跟排,一遍遍的磨合,芮老师和刘老师一起,带着小伙伴们,让旋律一次次更融合,让我们更默契。
还有给力的朋朋哥哥(张鹏),作为着名青少年公共教育推广人,一年中有一百多场演讲和讲座,就是这样,在下午彩排时,朋朋哥哥仍然准时到达现场,与刘虹老师确认节目顺序、人员,跟现场工作人员确定所有演出细节、核对过程。
说到小伙伴们,不得不提到“博雅音画”的郭陶老师,从演出前一个月的海报设计、节目单设计,到舞台上的布置、图像显示切换细节,甚至还有演员进场的车证、搬乐器等,全部都一一落实。
还有肖毅老师和王宁老师,我们每一次欢乐的排练,每一次因为一个音两个音“不舒服”的小纠结到最终换来的一次比一次舒心的合作和默契,都历历在目呢!
后台的小伙伴们,作为本场音乐会舞台监督的青年板胡演奏家晏璐婷老师,带领四位帅哥工作队成员,配合得也算的上是天衣无缝。巧妙而熟练的运用“刘氏搬台法”(商业机密,此处不便着重笔墨),让每一首曲子都在变换位置、话筒、椅子的整场音乐会顺利完成。大大的赞!
现在要说谁了呢?
台上的小伙伴们!
他们是刘老师的学生,他们落落大方又古灵精怪;他们是刘老师的朋友,笑容总是融化在这个可爱的组合中间;他们是刘老师的妹妹,他们还穿着刘老师送的演出服、鞋子、耳环,个个亭亭玉立。为了这场音乐会,他们甚至在暑假的时候就延后了回家的日期,在学校所有考试都结束,所有同学都离校后依旧跟刘老师一起,在学校里排练着。也许有些音符你还能听到稚嫩的声音,但那正是青春的声响。每一次排练看到他们,我都些许羡慕,羡慕他们在这样的年华中彼此相遇,羡慕他们在这样的年华里,与刘老师相遇。
我们排练吃的喝的,演出时候需要的一切一切,刘虹老师都在为我们准备着,事无巨细。每一个演员,任何问题,都尽可能的解决。盘旋在我们之间的永远是弄弄的暖意,每一次赴往排练厅的相见,都是迫不及待的欣喜。谢谢你,亲爱的刘虹老师。
本以为12月4日还很远,我们一起排练一起欢乐,总觉得时间还有,明天还在。突然,12月4日就这么结束了,我仿佛还在等着被通知这一周的排练时间,还等着走进那间排练厅,转个弯,就要看见那些熟悉的笑脸了。还好,还有下一个日子,还有乐影弦情的下一次相聚,一定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伙伴们一定会再次携手登上舞台,为你送上这场温情又精彩的胡琴重奏音乐会的。让我们一起期待着!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