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钟声绕梁,智能新编钟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古老编钟以耳目一新的形象惊艳亮相。
演奏者坐在钢琴前,轻松自如地弹奏键盘,借助计算机集成控制的新编钟相应奏响,低音浑厚,中音悦耳,高音清脆,如行云流水。
新编钟由烟台豪特乐器有限公司联合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历时6年成功研制,以曾侯乙编钟为基础,保持了曾侯乙编钟形制、纹饰等诸方面青铜工艺特色,采用国际音乐会音高标准和十二平均律进行音高设计与音准调校。尤其是计算机分析和集成控制技术的运用,把编钟演奏改成将每一件钟科学配置一个钟槌,并按指令、演奏发音,将传统编钟由多名演奏人员手握钟槌、钟棒的打击乐器,与时俱进演变成以通用键盘为界面的标准化通用乐器。
18日举行的“新编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为组长的10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编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代表性成果。专家们多次用“出乎意料”“无比震撼”形容。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李幼平称,新编钟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又能让创作者、演奏者轻松驾驭,与中外管弦交响乐队同台演奏。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表示,它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工作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