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卫视每晚23点档播出10集大型纪录片《人间难得几回闻》,以中国乐器为视角,展示中国民乐的博大精深,乐器技师的匠人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宣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的要求。该纪录片由东方卫视中心公益媒体群一群85后年轻编导拍摄,今晚24:10将继续播出《笛子篇》(下),笛子演奏家唐俊乔深情讲述笛子和电影《卧虎藏龙》的不解之缘。
笛子与《卧虎藏龙》的不解之缘
李安和谭盾在拍摄电影《卧虎藏龙》时,为了笛子和巴乌吹奏的人选,多方征询笛界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后得到一个几乎统一的答案——唐俊乔。于是他们电话约唐俊乔去录音棚录音。说好6点碰面,唐俊乔还提前了10分钟到达录音棚门口的凳子上等。时间过了很久,李安和谭盾多次到门口来看,还嘀咕着这唐俊乔怎么那么大牌,迟到这么久。其实他们脑海中的“唐俊乔”,应该是一个胡须飘飘、白发苍苍的老头,根本没主意到眼前的“女孩子”。当唐俊乔站起来,轻声问两位老师是否在等唐俊乔,而她就是唐俊乔的时候,谭盾忍不住“啊?”了一下。这让心高气傲的唐俊乔有点小不爽。李安导演很客气地把她迎进去。 进了录音棚,唐俊乔有点赌气地说不要排练,直接就录音。第一遍录完的时候,周围鸦雀无声。当时她都有点后悔自己太傲气了,是不是吹的砸了?没想到很快看到李安和谭盾在录音间的玻璃前站起身,不停给她竖拇指!就这样,一遍就通过了录制。 最后获得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全球18项电影音乐奖和格莱美音乐奖的《卧虎藏龙》原声音乐,让唐俊乔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也为她搭起了通往全球乐坛的桥梁,被谭盾称为最年轻的演奏大师。
《愁空山》促成笛坛佳话
我国着名作曲家郭文景,素有“巴蜀鬼才”之称。很多年前,他专为笛子写了一部叙事宏伟、难度极高的协奏曲——《愁空山》。可惜这部作品所需要用到的技巧实在太难,尤其是有大量的半音,让传统的六孔笛演奏者几乎无从下手。所以这部作品从出世以来,除了有人尝试用改良的八孔笛演奏过部分乐章以外,再无人敢尝试。 唐俊乔在无意中听人提起,很想尝试挑战下这部作品。可惜郭文景觉得根本不可能,所以也婉言拒绝了。唐俊乔趁一次去北京出差之际,专门跑去找到郭文景,再度争取机会,并下“战书”,说给她两个月时间,将在11月上海国际音乐节上给郭文景一个惊喜。
拿到乐谱后,唐俊乔几乎一夜未眠,她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小时候苦练的半音,这下大有用武之地!两个月后,在上海的专场演奏会上,郭文景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情,来到前排观看演出,那次首演的《愁空山》获得巨大成功。演出一结束,郭文景一言不发跳上舞台,仔细检查唐俊乔吹奏过的笛子,发现的的确确是传统的六孔笛!从此,郭文景多次在公开场合不吝赞赏之辞,称赞唐俊乔让《愁空山》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戏剧性的是,这段故事也促成了郭文景和唐俊乔的美好姻缘,成为乐坛一段佳话。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