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民族之声

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上映 歌唱家王庆爽担任女主角
时间:2017-06-16 20:26:07  来源:凤凰音乐  作者:凤凰音乐  

  

 

  王庆爽

  数十年来,“红色娘子军”题材以琼剧、电影、芭蕾舞剧、京剧和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历经岁月磨砺,依然保持着盎然的生机。《红色娘子军》将以歌剧的形式,首次登上京城舞台。由中央歌剧院、海南省委宣传部和海南省文联共同推出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于6月14日和15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

  

 

  现场剧照

  歌剧版“吴琼花”惊艳亮相 王庆爽精彩演绎

  挑起女主角大梁的是中央歌剧院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全国三大声乐比赛冠军——王庆爽。她曾获中央电视台“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组第一名;“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 民族组金奖第一名;文化部 “第八届文华奖全国声乐比赛”金奖第一名;文化部“首届中国歌剧节”个人单项最高奖“优秀表演奖”;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文化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个人单项最高奖“优秀表演奖”;全军第十届文艺汇演表演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并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有着出色的表现,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次在这部新编排的红色经典中出演女主角琼花,王庆爽深感责任重大,她还强烈要求作曲家朱嘉禾老师给琼花专门写了一首表现琼花心路成长的咏叹调。“希望我的表演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王庆爽表示,自己有多年的从军经历,,有着对军队和军人的生活感受,加上导演的严格要求,感觉底气很足,“离角色的感觉越来越近了”,她不断地揣摩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努力塑造人物的坚强品格,在近两个月的排练过程中,即便生病疲惫,也不曾松懈,反反复复地分析探寻琼花的内心世界,从演唱到身段,看似简单的动作或神态,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钟,无不是通过数次的练习,才能在舞台上做到完美,她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力争为大家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生动精彩的“吴琼花”。

  

 

  现场剧照

  创作团队阵容强大 央地合作又一硕果

  不仅演员实力不容小觑,该剧创作团队十分强大,文学指导由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担任;编剧由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音协主席王艳梅,国家一级编剧、词作家王持久,着名词作家、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剧陈道斌共同完成;谱曲由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一级作曲朱嘉禾与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音协主席王艳梅合作编曲;指挥由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执棒;导演由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湖泉执导;舞美设计由中央歌剧院青年舞美设计师李晨曦担任;灯光设计由多次担任国家级演出项目灯光设计、视觉总监的袁京男担任;服装设计由中央歌剧院服装设计师、北京舞蹈学院硕士、舞台美术家学会会员王钰宽担任。

  歌剧《红色娘子军》的出品人之一、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袁平表示。“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央歌剧院拥有优秀的专业创作表演团队。作为革命老区,海南红色历史、人文精神和艺术题材资源丰富。通过央地合作,实现了双方优势资源互补,不仅有利于国家歌剧事业和地方文艺繁荣发展,对中国歌剧民族化发展和红色经典文化传承同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现场剧照

  歌剧成功上演 收获一致好评

  演出当晚,艺术家们以自己扎实的艺术功底征服了台下的观众,咏叹调情绪饱满,宣叙调自由明快,首次演出就掌声不断,演出通过一幕幕舞台实景,重现了海南穷苦女儿吴琼花在红军的帮助下,逃离压迫并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最终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整台歌剧,表演、舞美、音乐浑然一体,带着观众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艰苦时代,随着琼花的步伐与琼花一起成长,为琼花喜而喜,为琼花悲而悲,为观众奉献了绝对震撼的视听盛宴。

  

 

  现场剧照

  

 

  现场剧照

  

 

  现场剧照

  

 

  现场剧照

  1. [内容来源:凤凰音乐]
  2. [内容作者:凤凰音乐]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